一、活动简介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用科技手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多方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新生态的尝试,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到2030年要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重要机遇和挑战。
2022年9月起,在“信息科技”在新课标课程设置中按要求独立设课并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必修课的同时,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拉开序幕。去年,共有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30名学生提交了近500份作品。在开放式命题下,参赛的“小小程序员”们用中国原创编程语言微信小程序等编程工具做出了极具创意的作品。
“创造力就是小程序的生命力”,而青少年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今年,比赛将延续“中国原创”的科技创新精神,鼓励参赛青少年继续以小程序为画布,思考科技如何改变和美好人类社会,并按照大赛基本要求提交作品。
二、参赛条件及分组办法
1、凡在 2024年 9月前,在校1-12年级、中专或职高学生均可参赛;
2、选手所在学段组别分为:潜龙组(1-7年级)、飞龙组(8-12年级)(包含中专和职高);
3、比赛为团队赛,每队参赛人数1-3人,每队最多可有1-2名指导老师,多名学生的指导老师可以重复。指导老师作为责任人,有责任监督竞赛期间人身安全保护、财产,指导参赛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督促参赛学生顺利完成比赛。
三、比赛参与办法
1、参加比赛的队伍请通过大赛官网报名,网址:edu.weixin.qq.com;
2、初赛报名和提交截止时间:2024年1月31日23时59分;
(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上传作品的参赛队伍,有机会参与2024年1月份大赛官方组织的面对面答疑交流会。)
在最终提交截止日期前,以最后提交的作品版本为该队伍最终参赛作品;
3、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初赛通过线上评审遴选出决赛团队,决赛采用专家问辩方式决出最后奖项;
4、比赛作品一律线上提交,参赛队登录大赛官网按提示提交比赛作品。
四、比赛规则
(一)作品整体要求
1、参赛队需提交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作品方案,编程工具不限;
2、初赛阶段,参赛队需按照提交入口提示,提交基于实践操作的3分钟以内视频纪录短片、项目说明书和相关图片,以展示作品创意、创作思路及创作实践过程(具体要求以大赛官网表述为准);
3、作品内容方面,初赛阶段参赛队可在以下命题选其一,并按照要求完成小程序原型设计:
- 以“校园生活”为灵感,展示真实有趣的校园生活,或为在校师生解决实际问题,设计一款实用有趣的小程序,产品名称自拟;
- 以“我脚下的地方”为灵感,可以介绍家乡特色的美食、风光,也可传授与地域有关的特色技能,设计一款实用有趣的小程序,产品名称自拟;
- 以“生活小能手”为灵感,观察生活中常见却容易被忽略的难题,或挖掘一个公益需求,为这个社会设计一款实用有趣的小程序,产品名称自拟;
- 以“解锁未来”为灵感,结合AR、AI等人工智能元素,畅想科技如何改变学习和生活,设计一款实用有趣的小程序,产品名称自拟。
(二)线上选拔参与办法
1、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提交作品方案,采用线上评审方式对竞赛作品设计方案进行打分,按分数高低决定入围决赛名单;初赛收到的所有最终作品将合并综合评审。
2、各组别单独评审,分别确定入围决赛名单;
(三)决赛参与办法
1、所有参赛队伍按全国排名遴选优秀团队进入总决赛;
2、总决赛入围名单将通过大赛官方渠道提前公示和告知;
3、入围决赛的参赛队伍在限定时间内可继续优化升级参赛作品,在决赛截止时间内提交决赛作品方案;
4、决赛采用线下专家问辩的方式进行,参赛队由指导老师带领,携带创作作品,现场给专家汇报项目的创作思路及演示功能,汇报时间10-15分钟,专家问答5分钟,现场评审得分,汇总后得出最终名次,随后进行颁奖。特定情况下有需要的决赛队伍可申请线上连线。决赛和颁奖一般1-2天时间完成。
5、各组别单独评审,确定最终奖项归属;
6、入围决赛的参赛队伍需自行承担决赛期间的食宿费用;
7、总决赛的奖项设置及支持政策如下:
其他支持政策:
- 参赛者初审提交作品合格颁发“项目综合实践结业证”
- 大赛辅导教师师资培训合格后将获得认证证书
- 参赛者优先获得科创少年远行者计划和互联网公司顶级科技实验室参观的机会
- 优秀组织校或者区域将获得优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校)挂牌及共建平台资源
- 优秀作品队伍将优先获得微信颁发的认证证书、大厂参观及优先实习录用机会,和官方推荐信
(四)大赛评审原则
大赛希望搭建全球青少年科技创新与分享的平台,共同促进和推动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大赛评审原则如下:
五、异议处理机制
1、微信创新实验室小程序全球编程创新挑战赛接受社会的监督,挑战赛的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
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微信创新实验室小程序全球编程创新挑战赛参赛选手、参赛单位及其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比赛成绩等持有异议的,应当在项目成绩公布之日起 10 日内向大赛组委会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3、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以匿名方式提出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4、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将异议材料直接提交评审组织或者评审专家;专家收到异议材料的,应当及时转交大赛组委会,不得提交评审组织讨论和转发其他评审专家;
5、大赛组委会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并能提供充分证据的异议,应予受理;
6、为维护异议者的合法权益,大赛组委会、推荐单位及其指导老师,以及其他参与异议调查、处理的有关人员应当对异议者的身份予以保密;确实需要公开的,应当事前征求异议者的意见;
7、涉及参赛选手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比赛成绩的真实性等内容的异议由大赛组委会负责协调,由有关指导单位或者指导老师协助。参赛选手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将调查、核实情况报送活动组委会审核。必要时,大赛组委会可以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涉及参赛选手及其排序的异议由指导单位或者指导老师负责协调,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送大赛组委会审核。参赛选手接到异议材料后,在异议通知规定的时间内未提出调查、核实报告和协调处理意见的,该项目不认可其比赛成绩;
8、异议处理过程中,涉及异议的任何一方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承认异议内容;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异议;
9、异议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 60 日内处理完毕的,可以认可其比赛成绩;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内处理完毕的,可以直接参加下一年度比赛;
10、大赛组委会应当向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报告异议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并将决定意见通知异议方和参赛选手;
六、赛事组委会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祁雪晶、邹雨函
电 话:13811422001、020-81167888 转 862417
大赛官网:edu.weixin.qq.com
赛事技术咨询:
联系人:覃思源、袁嫣
电话:020-81167888 转 860276 、15914355596
七、知识产权声明
大赛组委会鼓励并倡导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开源,并尊重参赛队的知识产权。参赛队伍比赛中开发的所有知识产权均归所在队伍所有,组委会不参与处理队伍内部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参赛队伍须妥善处理本队内部学校及其他身份的成员之间对知识产权的所有关系。
所有参赛设计方案及文档一经递交,将不再发还。大赛主办单位拥有全部参赛作品的使用权,并可做出版、发表及宣传等用途。大赛组委会将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决赛作品在大赛官方网站上公开,以带动大家共同提高。
八、主办单位免责声明
1、未经主办单位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以本赛事名义开展的活动均属假冒、侵权;
2、未经当地防疫和教育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本赛事名义组织线下聚集;
3、主办单位不会以本赛事名义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4、所有参赛作品,均须为参赛个人原创,不能存在任何侵犯第三方权利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主办单位对此不承担责任;
5、请参与活动人员妥善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如现金、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参赛设备等),避免丢失或损坏,主办单位对此不承担责任;
九、线下活动注意事项
1、参与活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属地新冠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控制现场聚集人数,凭“绿码”入场,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严格佩戴口罩等,体温超过 37.2℃或者未戴口罩者禁止入场;
2、参与活动人员必须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注意用电安全,相关机器人设备须提前充好电,准备好备用电池,规范用电,防止触电。严格注意防火安全,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和打火机、火柴等进入赛场。严格注意操作安全,活动期间如有发射弹丸、切割材料、器件焊接等危险操作时必须戴好头盔、手套、护目镜等防护措施。活动期间,参与活动人员应熟悉场地环境,若遇紧急情况,严格服从安保人员指挥;
3、参与活动人员应遵守场地制度,爱护公共设施,自觉保持公共卫生。
十、其它
1、关于挑战赛规则的任何补充、修订,将在大赛公共服务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2、比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专家评审委员会现场决定;
3、主办单位对凡是规则中未说明及有争议的事项拥有最后解释权、补充权和决定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