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教培机构如何用好企业微信,增加营收?」第2课的内容。我是今日好课创始人李尚予。
在这节课中,我们会重点讲一下,教培机构特别重视的「续费」问题。我们常说教育行业赚的是客户的LTV,这个缩写的意思是life time value,也就是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指的就是在一个长时间段内的持续消费。
现在,随着流量成本的上升,过去很多模式都跑不通了,需要持续转化客户,同时提高长期的复购率和加购率。
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拉新招生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员不断续费,这样才构成了客户的长期价值。
那么,我们该如何获取客户的长期价值呢?
我们常说,如果首次破冰的价值铺垫比较好,是有利于转化的,好的承接对后面的续课率也是有直接帮助的。
接下来,我会分享教培机构如何通过企业微信的服务承接功能,来解决客户转接体验不顺畅、学员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的优质客户容易流失、客户转化率不高的实操解决方法。
为什么学员的续费率会降低呢?通常学员付费之后,会从课程顾问,转给班主任老师。那一刻,学员反馈说,很多感觉就都变了。
付费之前,学员接触的是课程顾问或者社群运营,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卖课和销售,这期间会给学员很多承诺。但是,付费以后,接待学员的就是班主任和辅导老师,这一阶段是对之前承诺的「服务履约」,如果信息交接出现差池,就有可能造成和家长之间的误会,影响后面的续费和科目扩展。
简单来说,问题就出在了前后端的老师交接不畅上,交接不畅,就非常容易出现学员或家长的投诉。比如有的销售在前期承诺会给孩子1对1做重点纠音,但是如果交接没有做好,老师在实际授课中,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发音问题,就可能导致家长的不满、投诉,甚至退费。
那么,在前后端的交接,到底怎么样做,才能够确保服务履约和承诺相一致,让学员心甘情愿地续费呢?
在这里,我们先看第一类容易出现问题的情况,那就是学员自己的学习情况就比较复杂,交接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务必用企业微信去做好学员的标签和备注,这回让后续的交接更轻松,这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虽然有的老师会自己做记录,或者在企业单独的CRM系统里做记录,但这些记录不会随着学员的交接走,或者聊天的时候,还需要同时打开两个窗口,对照着看才行。
在这点上,企业微信能边聊边查看备注,是有先天优势的。
那么我们到底怎样去做好学员的标签和备注呢?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两种方法,这里有干货,请大家做好笔记。
第1种方法,是针对比较常见的学员需求,可以建立标签,然后为学员选择相应的标签。这样做的好处是,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通过选择标签,把这类有共同需求的客户都集中到一起去查看和统计。
例如,对语培机构来说,很多学员都对口语学习感到很焦虑,希望老师能给自己做好纠音。那么,把「口语焦虑」作为一个通用标签,就可以把这类学员区分出来。
第2种方法,是针对学员的特殊情况去做备注。
我们还是拿语培机构举例,有的学员不仅希望通过课后练习来提高口语,还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一对一地做纠音。这类情况,描述起来比较长、需求点也比较特殊,可以直接添加在这名学员的描述里面。这样一来,老师查看到这个具体描述,在课堂上,就可以和学员有一对一的互动,从而更好地满足对方的学习期待了。
不过,对于大多数学员来说,学习情况不会特别复杂。容易出现问题的,反而是教培机构内部前后端的老师不一样,所出现的交接问题。
在这里,我也为大家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可以通过企业微信的「客户共享」功能,让前端的销售和后端的老师都能同时来服务这位学员,不至于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因为找不到人,降低了学员的满意度。
第二,通过企业微信「在职继承」的功能,将前端课程顾问做好的备注,随同学员一起移交给后端的老师。这样一来,信息都做了完整的保留,也能够让交接的老师更好地了解学员的学习焦虑和期待,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第1种解决方案,也就是「客户共享」到底怎么来做。
咱们前端的销售同学,可以在手机端,轻松地发起「客户共享」。具体的操作办法,大家可以记一下。首先,点开学员或家长的头像,选择页面右上角的三个点,进入「个人信息」,在页面的第三行,选择「共享给同事」。
现在,我们可以在公司的人员名单中,选择接下来会服务这名学员的老师,在弹出的页面上点「确认」,就可以把学员共享给具体上课的老师。
这时候,具体上课的老师,会在企业微信上收到一条共享客户的提示,只需要点击最右方的「添加」按钮,就能轻松地联系到需要上课和跟进的学员了。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2点特别有用的实战技巧,也是来自于头部教培机构多年的经验总结。大家可以好好记一下,也许今天就能用在工作中,去提高服务质量。
第一点,是在做学员转接的时候,前后端都需要做好过渡和衔接。
对前端的课程顾问或者社区运营来说,我们需要恭喜学员完成报名,并且给他明确的服务预期,那就是接下来会给他提供VIP服务,而这个服务是由专门的服务老师来对接的,有问题也可以和这个服务老师直接去沟通。当然,咱们自己,也欢迎学员有问题直接咨询。
这是因为,有的学员认准一个机构对外的服务窗口,比如课程顾问,就不想再去改变了,所以我们要给他们提供两种沟通方案,那就是找自己,或者找后面接手的老师,这两种方式都可以。
这个细节,能大大提升学员的满意度,乃至后面的续费率。
第二点实战技巧,是后端的班主任和辅导老师需要跟前端的说法保持一致,比如课程顾问介绍自己是「VIP服务老师」,咱们就需要沿用这样的说法,并且主动告诉学员,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跟自己直接沟通。
如果我们想再多做一步,建议沟通之前就要查看一下学员的备注信息,了解具体的学习期待,针对这个期待聊几句,也能迅速拉近距离。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第2种解决方案,也就是通过企业微信「在职继承」的功能,直接把客户转给后端的老师。
很多教培机构在做学员交接的时候,通常是批量交接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企业微信的管理后台,如何做到一键批量转接学员。
具体的做法是,先需要登录进企业微信的管理后台,在顶部的导航栏选择「客户联系」。
然后,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在职继承」。
在当前的主页面中,选择需要转接的客户,这里有一个蓝色的「编辑」按钮,点击进去,就可以去勾选需要批量转接的学员。
现在我们继续来选择需要承接这些学员的老师,再将客户转接给他们。在这一栏中选择蓝色的「编辑」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就可以在跳出的页面中,选择接下来需要承接的老师了。
很多社群运营的同学,有时候深夜还在加班,而电脑又不在身边,那么在手机端,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做好学员的交接。
具体怎么做呢?如果大家希望用手机就完成学员交接,需要好好了解一下方法。
首先,管理员可以在自己的企业微信里,选择「工作台」,然后在工作台的页面中,选择绿色的「客户联系」按钮。
在这个页面的下面,我们可以切换到一个名为「配置」的页面。在这里,就能看到「在职继承」按钮了,点击它,进入新的页面。
现在,我们进入在职继承的页面了,和上面电脑端的操作是类似的,在「选择客户」这里,勾选需要交接的学员,同时在「接替的成员」这里,选择后续跟进的老师。
都选择好以后,我们点击页面最下方蓝色的「确认」按钮。
现在,我们可以在新弹出的页面中去确认转接了。在这里,我要重点强调一下,大家尽量不要使用原有的通用话术,毕竟这个转接的话术是每家公司都可能去使用的。
如果我们稍微编辑一下,就能体现出我们对这次转接的重视,将服务的温度传达给学员或者家长。
具体的转接话术,我们马上会讲到。
现在完成转接以后,我们可以在已转接的客户中,轻松地跟踪每个学员的去向,以及老师是否已经接收了学员,或者转接有没有出现问题,从而及时地跟进。
像这里,王亚涛老师拒绝接收学员,那我们就需要去了解情况,是老师误操作,还是有别的情况,并且及时给学员做好解释工作。
了解了这套操作流程以后,我要重点说一下避坑指南。
刚刚我们讲到,尽量不要直接使用系统默认的话术,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在教培行业,学员对老师的信任度和粘性是很高的,「工作变更」会让学员觉得机构不稳定,「王老师」这个模糊的称呼不能加强信任,而直接使用「工作」会让具体的服务内容显得不够清晰。
企业微信为我们提供了通用的话术模板,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务必根据自家机构的特点进行修改。
细节是魔鬼,好的服务就是连细节的服务都要到位。
我们为大家提供一段话,就能说清楚交接原因的话术,大家觉得有用的话,今天就可以用起来。
首先,我们需要点出学员的昵称「薛子阳」,让他感觉到这是一对一的服务。
其次,话术是需要有情绪的,我们可以用「高兴地通知您」、「1对1的课后答疑」等说法,来突出服务的热情。
第三,交接老师需要指名道姓,让学员感觉到这是一个具体的、真实的、距离很近的人。
在这里我多说几句,给大家划个重点,那就是老师的介绍到底怎么做。
现在,满大街都是老师,连理发师都是tony老师,如何体现老师的专业度呢?关键的一点就是「用成绩说话」。
比如老师自己的教育背景,具体到3年的教学经验,带过班级的考试通过率,在业界所获得的证书和奖励等等,都是用事实展现老师的教学实力,让学员有所期待。
老师的「教学成绩」和学员的「学习期待」相匹配的时候,就能让交接变得更顺畅。
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提高教培机构的续费率,关键是做好前后服务承接的一致性。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实操要点。
关键就是做好记录,才能顺利交接。具体的做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通过标签和描述,记录学员的基本信息和特殊要求;
第二步,利用企业微信的 「客户共享」功能,让前端的课程顾问和后端的教学老师,同时服务好学员;
第三步,利用企业微信「在职继承」功能,把学员顺利地交接给班主任老师。
做好一致性的服务,就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续费率。
那么,咱们这次的分享就先到这里。
如果你觉得今天讲到的内容很实用,记得要分享给你的团队,大家一起冲业绩!
今日好课,教育运营必修课!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