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评论

四季浪游纪:写公众号是一种人类学观察官方

内容源自:四季浪游纪


8月17日,公众号十周年。

作为“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代表,很幸运被看见了。


微信

2014年开的公众号,一开始当博客来写,更新不定时,也没有什么统一的内容。以前还写过诗(也不知道能不能叫做“诗”),以为没什么人会看,很神奇地有朋友喜欢,每次我更新的时候都不遗余力帮我转发,所以粉丝里除了朋友,也多了很多朋友的朋友。

小圆的诗 | 秋天最冷的那个夜晚

凶手

雨兆

五月的海

后面去了新西兰打工旅行,一开始立下雄心壮志,要全程更新公众号,后面发现打工累,而风景太美是会让人玩物丧志的,关于新西兰的文章好几篇都是我回来之后写的。

新西兰打工旅行:我在星空、海岛、冰川里写诗

新西兰打工旅行:我们在但尼丁睡停车场的3天2夜

新西兰打工旅行:在神奇小岛用3天寻觅奇异踪迹!

去换宿,我朋友差点打电话帮我叫救护车!

再后来重新回到有节奏的更新,就是「碎片集」了,目前更新了7期。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我确实觉得,更新碎片集的过程,也是重建我自己生活的过程。对于生活不再走马观花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知其味,我尝试动用了我更敏锐的神经、更细致的感受力,好像高度近视眼戴上了眼镜,去重新审视生活。

最近才更新了公众号关注的欢迎语:

“Hi 这里有一年四季一日三餐,有地上的泥土,有天上的星星,有一些普通的生活,有一些突然萌发的诗意。希望有机会一起穿越庸常,有一些安静的灵魂的时刻。”

我最近确实这样想的。

一件事发生了,不仅仅是那件事本身,还有你怎么去诠释它,感受它,理解它,在你自己的坐标里赋予它意义,这些东西综合起来,才组成了「这一件事」。公众号,就是我对我自己生活的一种诠释方式,我写的很多日常,它们都不起眼,但表达出来了,就有人看得见,传递了一些从我角度看见的内容。如果能有共鸣,那真是太美妙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像不像大象的鼻子”

大家都开始看见幻觉了,真好。

芥子纳须弥,佛家语,微小的菜籽里也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

如果足够真诚的话,你的所思所想所写下的文字,就代表了一个人类的真实的生存状况,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类学观察呢?如果更新公众号的时间足够长,内容足够丰富,那么它也会是观察和理解人类行为与思想的材料。

写了100+篇公众号,我甚至没有一篇算得上是爆款,粉丝也大部分都还是我的朋友,公众号里还有无数个像「四季浪游纪」这样的小号,还有无数个像我这样的个体。只要仍有表达的冲动,我就会一直更新下去。

“我很喜欢公众号,因为它是一个很安静的表达空间,作者安静在表达,但仍能收到共鸣,好像有人远远来朝你喊:喂~我就在这里,你有空我们可以聊聊,你要是没空也可以”,表白一下公众号,也表白一下你们,感谢看见与共鸣。



图片


最后一次编辑于  2022-09-21
赞 1
收藏

2 个评论

  • crystal
    crystal
    01-02

    我是学习类的公众号,平台给流量的情况下,一天也就给4,5个小时的流量,粉丝一天增加大几十个,奈何平台一直不给流量,现在做公众号真的是很难,不知道该不该坚持。

    01-02
    赞同
    回复
  • 泉瀑布
    泉瀑布
    2022-12-05

    我融入公众号是从偷偷开始的

    2022-12-05
    赞同
    回复
登录 后发表内容
课程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