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疫情,不可不知的三大基础认知
█ 四大城市格局,对零售经营的影响
█ 如何划分商品耐储周期、紧急程度?
█ 小结:首先要了解的三大概念
老师给我们准备了很多条行动清单,有41条,具体的行动清单都是零售同行可以马上来使用的。那我想先问一下我们碧云老师您觉得这么多的行动清单里面,最想跟大家强调的或者最想先告诉大家的这个前置的清单会是什么?
今天的这个清单其实是分成:前置清单和执行清单。
我想先跟大家讲讲的就是在执行期的部分,分成三部分。我们一定要先分好城市类型、商品的囤货期,以及了解民生的紧急方案,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三点是我们后面所有执行方案的基础,所有的工作和组合其实都是在这三个点当中去产生的。
老师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最重要的三大清单。我们可以先来讲讲老师刚说到的第一条,是关于城市的。
现在零售业,刚前面有说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就是以区域为屏障对吧,所以不同的城市类型和不同的区域所形成的整个零售交易环节也就不一样。甚至有可能同一个城市里可能会产生点状式的交易,还有种是连贯性的,当然还有这种波浪型等等的这种方式。但是他的本质背后都是一个原因,就是城市不同的类型。
第一个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怎么区分四种城市类型,这四种类型第一种叫环绕型,第二种叫套环型,第三种叫长条型,还有种叫分割型。这个听起来就非常抽象,今天我特意准备了四种城市的地图来跟大家讲解一下怎么去区分。
第一个我想跟大家讲一下的就是什么叫环绕型城市,就是环着走、绕着这种城市。最近刚刚发生疫情的一个城市,郑州,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大家看得不是很清楚我讲解一下,在这里我特意标了一个星星,这个是中牟县,整个郑州的商品供应中心是万达和百隆。这种城市有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四通八达,把郑州周边的所有县城都连接起来。那连接起来的背景是什么呢?是因为郑州是一个米字形的交通。环绕型城市还有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物资比较的丰富,交通也相对会比较的便利。
那你要做的是什么呢?在一线的零售商超和便利店要做什么呢?就是一定要设计好运输路线,了解整个城市里的商品品类,同时一定要谨记环绕型的这种城市,你在本市区解决不了的,一定要看到隔壁县,有可能你在交界的地方就能解决。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就是套环型的,套环型其实特别好理解,我拿张图给你们看,肯定就能看出来。就是一环一环套的,看到了吗?这个是西安的地图。套环型城市有个特点就是民生资源的供应是比较缺乏的,所有的民生供应、商品都在外围。如果你的店是开在这种城市套城市的中心点的话,你一定要注意,在这个区域里面的商品一定要尽量压到卖场。同时如果你是一家临近套环型城市的连锁店的话,就要让外围的第二家店成为你的第二备选仓库,就像我们玩接力棒一样,我前面第一名跑到第二名,然后传给第三名,他是一种传递性关系。
所以如果是套环型城市的话,第一你要把货压到卖场,第二一定要有第二备选的门店仓库。
我们来说一说这次疫情当中表现特别亮眼的一个城市,就是我们的北上广深当中的广和深。珠三角在这个四大一线城市里面就占了两个,这个城市是特别典型的长条型城市,我们从地图就能够看出来特别的长。你看它这边的就靠近清远和增城、从化两个区,这些地方相当于整个广州的农产品和小农经济特别发达的地方像养鸡养鸭、猪肉分割基本都在清远,交易城市是在旁边的佛山,还有东莞的一些交易市场,包括增城也有很多的小农经济,而这边靠近沿海,是海产品的一个供应区。这就是为什么广州不太担心物资供应不上来,因为它是长条型城市,整个物资分配非常的长,所以物资也会特别丰富。
如果你是在长条型的城市,一定要把分布在不同点的物资、农产品串起来,一定要事先对你所在的城市有所了解。
最后一种城市叫分割型城市,这个一定要跟大家讲一下,因为城市类型很重要。就是你一定要分好你自己的城市类型,才能够画好整个物品供应图。大家一看就知道,像重庆这样一块一块的,还有贵州,叫地无三里平。那整个重庆盖房子是切山,把山头削平,因为他的海拔程度是非常的高,所以重庆是个典型的分割型城市。
那这个会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因为挖山是不是很难,成本是不是就很高,所以在一个区域里盖的房子密度是非常高的。那放言言之这类市场是以一个小区块作为他的一个零售商业中心和商品供应中心。
如果你是开在这样的区域里面,怎么办?一旦产生疫情反复,就有可能容易跟旁边和别的地方产生断联。
所以如果你的店开在这种城市里的话,一定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尽量适当放大自己的门店仓库。在重庆有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基本开的是大点的超市,是以一个圈的范围去服务更多密度的顾客,所以他养得起更大的门店。满足周边的消费需求。
所以这是四个城市会面临不同的物品运输状况。
明白,我觉得老师其实分享这个点特别好,就是说我们小店店主思考在疫情下怎么去经营的问题时,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城市里面。如果是处于环绕型的城市里,我的供给是从外向内的;如果我是在一个长条型的城市里面,我的供给可能是从四面八方、各个小点的;如果我是分割型的话,因为它的密度很大,那我们的仓库体量就要起来。
其实是说我们在做经营之前,先要对我们所处的城市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会比别人会看得更全一点,就不会那么慌张。
刚刚有听到碧云老师提到另外的两条清单是跟商品的属性和性质有关的,碧云老师可以给我们再展开讲一下吗?
第二点的话,就是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商品的耐储周期,要按照商品的耐储性分类开来。这个对于干过民生零售的,我一说大家就能够明白,大家一定要学会划分,就是以7天到14天,然后到21天去进行周期划分。比如说,7天以内的肯定是蔬菜、肉品、冻品等等。那为什么是以7天为一个单位呢?很简单,就是因为一旦疫情反复或者发生隔离的时候是以7天为一个单位、两周为一个单位、三周为一个单位。所以说一定是以7天为一个周期去进行分管。
商品耐储周期划分有利于形成我们未来的一个应急清单。
下面一条就是我们还要同时把商品进行紧急程度的划分。我先说明一下三级民生商品其实都非常的重要,比如根据顾客需求的紧急程度来进行划分,紧急程度第一级是什么?那肯定是生鲜食材、基础的调味品米面油对吧。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吃的,你得先吃饱。然后同时用的有两项,就是你居家的隔离要用到的纸巾和卫生巾这一部分。
紧急程度第二级呢,是乳品、用品、方便食品、预制菜,还有我们有些人养宠物需要的宠物用品,如果你店里有卖的话必须要把它纳入到二级的民生商品品类当中去。
第三级的就是休闲食品、代餐冲泡食品、南北干货、清洁日化用品。
商品存储周期和三级民生商品相结合起来完之后,可以整理出你整个疫情反复的应急固定清单。
在这里面我要提一个醒,如果你选择某一个品牌和某个单品,列入到民生紧急清单时,一定要找那个供应能力很强的、最好是本地生产出来的商品。
第三个就是我们供应商的合作程度,包括他的配送能力,你要有充分的了解。这是我们要优先选择的商品。那这个是以防什么呢?就是万一我店里面很多商品进不来,至少在紧急清单的商品能够迅速的把它补上去。
我现在有很多客户了解到的全部都已经形成了这种紧急预案。这是我要跟大家重点要来讲的。
对于小店来说,最重要的三条清单应该是什么。
第一条我们刚刚已经讲了,是先了解我们自己所处的城市类型。我们在做整个保供命题之前可以先以商品的属性为出发点,按照商品耐储的周期,从3天、7天、14天、21天不等来去看他能储存多长时间,以及按紧急程度来去划分来先对商品做一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