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鼓励用户和朋友们分享优质小程序服务或内容,但诱导用户分享小程序且不顾及被分享者的体验,会造成骚扰并引发用户的反感及投诉,不利于营销活动生态长期发展。
为协助微信小程序开发者们对“滥用分享”行为的理解,小编整理了如下关于“滥用分享”行为的常见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常见的“滥用分享”行为有哪些?
1、 强制滥用分享
小程序强制诱导用户分享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分享后方可解锁功能或能力,分享后方可查阅、下载图片或视频等。
违规案例:如下图测试类小程序,用户的测试结果需分享至微信群才能查看,开发者利用用户的好奇心强制诱导用户分享小程序内容,该分享方式既影响分享者体验又对被分享者造成骚扰。
2、无深度互动利益诱导分享
小程序分享后无好友互动即可获取利益,包括但不限于现金、礼品、积分等。“互动”是指被分享者需明确参与活动或业务流程,即在理解被分享内容基础上,主动进入相关活动或业务流程页面,完成点击等相关操作。
无互动分享获利违规案例:如下答题类小程序,无互动分享小程序内容即可获得一次续命机会,续命成功后,可继续答题。
浅度互动分享违规案例:如下小程序,当被分享者收到分享卡片页,访问小程序后分享者即可获利。但其实对于大部分被分享者来说,往往不清楚当前活动的内容,以致于给被分享者造成不好的体验。
gif动图示例
平台提倡运营者在设计活动时,能充分考虑被分享者的感受,分享互动过程中需要明确告知预期及具有选择权。故平台通过“互动”规则, 指引开发者合理设计分享对目标用户有价值意义的服务或内容,减少骚扰,提升体验,与运营者共建活动生态。
3、暗示性诱导分享
小程序内存在通过分享按钮的红点提示、图示图标、浮层等方式,暗示用户进行点击分享。
违规案例:如下图短视频类小程序,在分享按钮上增加红点提示,误导用户点击分享。平台希望用户能因为小程序的优质内容主动进行分享,而不是小程序内的误导提示或利益诱导分享。
4、虚拟业务中被分享者可获利的拉新玩法类型
小程序内涉及虚拟业务利诱被分享者,以此达到拉新目的。
违规案例:如下图类小程序通过虚拟业务,利益诱导被分享者进入小程序。由于苹果相关规范,小程序内暂不支持虚拟业务利益诱导被分享者。
5、未经允许披露好友关系链及用户隐私
小程序通过诱导分享助力砍价类活动,未经用户授权公开展示用户昵称/昵称头像,存在不当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违规行为。
违规案例:如下图售票类小程序购票加速活动,在用户没有经过二次确认的情况下,公开展示用户的微信昵称和头像。
6、分享转化率低等过度营销分享违规类型
小程序存在过度营销分享行为:如果同一主体、关联主体或者同一帐号、关联帐号或平台认为有联合行动的多个帐号下的小程序分享量过大且分享转化率过低,将会被认为可能存在过度营销分享行为,相关小程序的跳转至APP的能力、分享能力等将会被自动限制,同时小程序关联的微信开放平台开发者帐号分享小程序能力也将被自动限制。
违规案例:如下小程序通过做任务领金币的形式,诱导用户分享小程序至微信好友、登录app等任务即可获得利益,诱导用户盲目地分享小程序内容,忽略小程序的实际分享转化率,并对被分享者造成骚扰。
7、诱导分享至朋友圈违规类型
小程序通过利益诱导分享至朋友圈,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奖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红包、优惠券、代金券、积分、话费、流量、信息等)。
违规案例:如下小程序诱导用户在朋友圈炫图即可增加10能量,存在利益诱导分享至朋友圈行为。
二、作为微信小程序开发者,关于“滥用分享”要注意什么?
平台建议有以上“滥用分享”行为的小程序,尽快自查并整改。微信小程序完整的分享规则可具体参考《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5.1
三、如果违规了,平台会怎样处理违规小程序?
1、对于恶意对抗类小程序(批量性专搞强制诱导):一经发现平台将以永久封号处理并拉黑主体。
2、对于有滥用分享的小程序:首次发现平台将下发站内信,给予3天整改时间,到期未完成整改平台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分享能力封禁,下架直至封号处理。
四、如果被处罚了,开发者应该怎么办?
若收到平台下发的站内信,请开发者们重视,并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后发起申诉。
我们希望开发者“节制”、合理地使用分享能力,优化用户体验,让用户形成自发传播的习惯。
《羊了个羊》分享后才可以使用道具,算不算诱导分享?
什么样算是深度互动,能举个栗子吗?
来一个优秀案例集锦?
来一个优秀案例集锦?
来一个优秀案例集锦?
支持,应充分考虑被分享者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