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平台根据《微信小店商家违规管理规则》、《视频号橱窗达人违规管理规则》等规则,对违规商家、达人与带货者(以下统称“带货者”)进行处置。平台倡导商家和达人诚信合规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近一周共处置2142个违规商家,部分违规原因有:价格设定不合理、发布违禁商品、发布虚假宣传信息等。
近一周共处置2403个违规带货者,部分违规原因有:虚假/误导性营销、无实物展示、虚假宣传服务保障。
以下是近一周被处置的部分情节严重的商家、达人名单:
以下为近期典型的违规案例,供各位商家了解,避免出现相关行为。
一、虚构或夸大商品功效
定义:
指虚构商品不具有的功效,例如在推广某款普通食品是虚构该商品具有医疗,保健的功效。
违规示例:
带货者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刻意规避平台监管,在直播间推广食用黄精商品,宣称服用该产品能达到“抗肿瘤、降三高”等预期,将非药品类商品描述为具有保健医疗功效,涉嫌虚构或夸大宣传宣传。
正确指引:
带货者直播前应确认商品已取得相关资质,在推广商品时应准确、真实地描述商品,杜绝夸大、虚假宣传,避免对用户造成误导。
相关规则:《微信小店带货「发布虚假宣传信息」违规治理细则》 《微信小店「发布虚假宣传信息」实施细则》
二、发布违禁信息
定义:
发布的商品信息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所禁止发布的内容,或为商品不适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或商品为需要有关部门许可但该商家无此资质的情形。
违规示例:
带货者在直播间推广销售含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制品的服饰商品,介绍纽扣材质为“砗磲”制成。“砗磲”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保护动物,其制品属于国家明令禁止交易的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亦属于平台禁止销售的商品。
正确指引:
带货者销售商品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与平台规则,避免以任何形式发布及推广超出法律和平台允许经营范围的商品。
相关规则:《微信小店「发布违禁信息」实施细则》《视频号橱窗达人「发布违禁信息」实施细则》
各位商家和达人均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平台相关协议及规则,规范经营,共同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和平台良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