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回答

第114期《本地话(龙海)》为何不能群发?

【公众号】: 本乡本土龙海

【浏览器UA】: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14.0.5735.289 Safari/537.36

【页面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cgi-bin/appmsg?t=media/appmsg_edit&action=edit&type=77&appmsgid=100001315&isMul=1&replaceScene=0&isSend=0&isFreePublish=0&token=422575726&lang=zh_CN

【问题描述】: 请描述问题发生时的操作步骤,并最好能附出现问题的截图本地话  (龙海



(第114期 《本地話》   2023/9/20)





词语





迉迡(原稿



 



闽南方言,“七桃”意谓“游玩”。这是同音代替,何其荒诞不经!



那么本字是什么呢?



是“迉迡”(qíchí)。



迉迡:游息。《文选·杨雄,<甘泉赋>》:“徘徊招摇,灵迉迡兮。”李善注:“迉迡,即栖迟也。毛萇《诗传》曰:‘栖迟,游息也。’”



“栖迟”本义之一为“游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七》:“栖迟刀笔之间,岂以为谦,势诚然也。”



本地闽南话,“迉迡”(cit阴入 to上声),义同。如:“这所在,很好迉迡。”“漫迉迡了,得做工了。”



本地闽南话,“迉迡”常词义缩小为“游玩”。如:“无甚迉迡,还是转来好。”“俺同齐去武夷山迉迡。”



词义的缩小与扩大,这是方言变体中常见的。



因“迉迡,即栖迟也。”所以作“栖迟”也可,二者通用。



在闽南方言中,像“七桃”这种同音代替,总被认同,而本字,如“迉迡”,则多因不认识,也就无从认同可言了。这结果是同音代替大行其道,而本字则寸步难行。



让同音代替继续“大行其道”下去,是万万不可的!须反其道而行之,让本字为闽南人接受,这是问题的根本。



 





登于2023.9.20《闽南日报·文化走廊》。



 



闽南土话



 



闽南方言,除了源自古汉语、北方方言和一些外来语外,也因地域关系,自创部分词语。这部分词语,即土话,即在小地区内使用的方言。



关于这部分词语,搜集、掇录于下。



 



加减



 



词语中,有用相反、相对的单音词构成的双音词,用来表达一定的意思。如:“水火”比喻“灾难;不能相容的对立物”。“动静”表示“动作或说话的声音”、“

(打听或侦察的)情况”“长短”表示“长度;意外的灾祸,事故;是非;好坏; 无论如何”。“多少”表示“问数量;不定的数量”。



闽南土话里,“加减”,也是这样的词。表示的意思如下:



表示“不管什么都行,随便”。如:“伊加减好,所有的人,伊全无弃嫌。”“我加减吃,甜的咸的,有辄好了。”



表示胡乱。如:“话漫加减讲!”“作人,加减来,无守规矩,人人拢讨厌。”



普通话中,无以上词义的“加减”,它属于闽南土话。



 



 



 



俗语



吃老才学歕吹



 



歕(pēn)一义为“吹气”。《说文·欠部》:“歕,吹气也。”《文选·班固<东都赋>》:“吐爓生风,欱野歕山。”“歕山”即吹动山野。



本地闽南话,“歕”(bun上声),义同。



“吹”是吹奏的管乐器。《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摇玉鸾发流吹。”李周翰注:“流吹,笳、簫之类也。”



俗语“吃老才学歕吹”的“吹”指喇叭。这喇叭,老了,中气不足,是歕不响、学不了的。这俗语强调别吃到老了才学力气办不到的本事。如“你吃老才学歕吹,还是认路老,好好去抱孙还差不多。”



虽说“活到老,学到老”,但也得量力而行。老了,年纪不饶人,不可干力所不逮的事。


回答关注问题邀请回答
收藏
登录 后发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