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平台依据《微信小店商家违规管理规则》、《微信小店带货违规管理规则》等规则,对违规视频号橱窗达人和带货者(以下统称“带货者”)及违规商家进行处置。微信小店倡导商家和带货者诚信合规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近一周共处置3656个违规商家,部分违规原因有: 虚构优惠折扣、商品品质不达标、商家客服欺诈。
近一周共处置2207个违规带货者,部分违规原因有:引导私下付款转账、演戏炒作、价格或规格等宣传不清晰。
以下是近一周被处置的部分情节严重的商家、带货者名单
以下为近期典型的违规案例,供各位商家和带货者了解,避免出现相关行为。
一、商品品质不达标
违规案例解析
商家在柚子商品链接中展示了"果皮光滑、果肉饱满水润"的主图,并在商品标题等文字信息中明确标注品质新鲜。然而用户收货后,大量反馈实际收到的商品存在“果实粗糙干瘪”“霉变”“腐烂”等严重品质问题。此类商品品质不达标的问题直接影响用户购买体验与合法权益。
正确指引
在选品时应严格把关,把控商品质量与出厂状态,发货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运送生鲜、易腐败的商品,建议商家注意送达时效,减少生鲜的在途时间,避免发生在途时间太长导致的腐烂变质等质量问题。
*相关规则:
二、无交易但利用客服工具引流
违规案例解析
商家/带货者在直播间展示生鲜商品,但并未上架对应商品的购买链接,未在微信小店内产生实质交易。当用户通过客服功能进行咨询时,商家/带货者主动索要私下联系方式或引导用户添加其联系方式,旨在将交易引导至平台之外完成。此类“无交易但通过客服引流”行为,规避微信小店的交易监管与安全保障体系,可能使消费者面临售后无保障、资金损失等风险。
正确指引
商家/带货者应在微信小店内合法开展交易,使用微信小店提供的客服工具为用户提供店铺内商品或服务的售前、售中、售后咨询沟通,不得将客服工具用于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及微信小店规则、超出微信小店内正常交易所需的用途,例如通过客服工具提供微信小店禁止的商品或服务、通过客服工具引导用户私下交易等。
*相关规则:
各位商家和带货者均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平台相关协议及规则,规范经营,共同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和良好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