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商家(非互联网企业),使用微信支付遇到的超级抓狂问题!?
本来我已经放弃在社区去反馈这些问题了,但是今晚11点又接到一个客户的咨询,也是说商户号被风控到受不了,要换主体经营。所以,吐槽归吐槽,站在生态良性发展的角度,我还是想发表下:一个普通商家到底有多抓狂、愤怒和无奈。
价值观导向:作为一个全国最大的支付基建公司,一年超过几万亿的交易金额,小程序近2万多亿的交易额。为什么不能和张小龙一样谨慎、克制去做一个产品。我接下来就列举,以下的一些逻辑有多么“放纵”。
案例一:
1、场景1:一个连锁品牌新做一个小程序,然后第一天品牌做周年庆活动,代理到小程序抢购门店补货,然后当日超过100万交易,交易笔数300笔左右,客单价3000左右,3天后品牌再做零售活动成交22万,客单价200+,920笔订单。全部是正常电商交易行为。
2、风控来了:请问这个合法合规的场景触发了什么风控?客户做完活动,次日,直接触发:交易异常(无任何异常说明),然后立刻限额当月500,月10万。
3、当下后果:品牌交易立刻中断,后续的品牌活动立刻中停,直接导致品牌业务断层。
4、风控后续:商家没有做任何的整改的情况下,说明业务流全部合规,按要求提交资料。审核期:7天!!直接导致商家预计好的活动全部泡汤。由于活动临时叫停,品牌信誉直接扫地!
5、质问:
(1) 支付风控下发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品牌无需做任何整改,按要求提交资料就可以完成解除。
(2)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个品牌,随意中断交易,带来后果是什么?
(3) 风控的有效性和价值在哪里体现了?对保护了消费什么权益,又保护了商家什么权益?
(4) 请问商家后续还敢做活动吗?还敢策划连续性活动吗?
案例二:
1、场景2:一个直播品牌,快手1个月最高3000万交易。一开始使用A服务商系统,然后更换为B服务商的系统,业务流程、装修,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动的情况下。只是更换了商户号。日均交易额10万,单数在1000单左右,日间交易。
2、风控来了:交易2天触发交易异常,涉及跨类目。隔两天下发交易异常,再隔3天再下发交易异常直接关闭交易。
3、当下后果:品牌商交易中断,由于是零售品牌,品牌信誉风险瞬间飙升,立刻上升到业务瘫痪阶段。
4、质问1:
(1) 涉嫌跨类目经营,请问微信提供:线下、线上的模式。品牌商误触风险,请问你们:是否有在申诉中提供明确、可行的操作步骤,引导商家解决问题?在后续的文档中才得知此类风控申诉没意义,要去修改商户号模式,2天后自动解除。那请问:下发这个风控,要求提交资料申诉这个流程的意义在哪里?为何不简单直接告诉此类风控应该123去解决。另外为什么商户号变更模式的审核时间要3-5工作日,且变更后要2天才接触风控。这个操作行为要5-7工作日完结闭环。这个等待时间的意义在哪里?
(2) 直接关闭收款功能!这个放纵的行为,我太“欣赏”了!一个日交易10万的商家,居然在下发:交易异常这个原因的风控时,直接连带:关闭收款。是否应该是判定明确违法行为且存在不可逆风险时,才直接关闭收款吧?直接关闭收款,意味着:如何一个品牌只是运营违规或动作违规时,其大部分业务是合规正常经营时,导致品牌业务直接中断,业务瘫痪。
(3) 更经典的来了,由于微信连续下发3,2,1级3条风控,第三方支付公司以风险过高为由,直接冻结商家35万资金,且要求解除风控后,或1个月后解冻。直接导致电商业务的客户退款行为直接崩溃。商家必须线下联系客户去退款。【真的让我想起蝴蝶效应的威力有多大。】
5、商家为了避免出现品牌信誉风险,业务瘫痪,紧急注册一个新的商户号。然后2天后,继续下发交易异常且限额500+10万这个机制。也就是品牌一天收款10万,1天后就得注册一个新的商户号。审核假设7天,就得注册7个商户号,以求备用。太绝了!这个机制,让商家跪着也要用微信支付。说实话,此时,如果小程序开放支付宝,那就没微信支付什么事了。
6、质问2:
(1) 一个品牌,假设确实运营行为违规,按照现在电商今天的响应度,整改假设花1天的时间,然后申诉。何必要7天后才来处理审核,这7天商家应该怎么办?这不是公域电商,都是新客,平台掌控流量,商家停几天没啥事。这是私域电商,都是老客户,流量是人家自己的,所以应该喜提7天业务断层期,老客户来访问时发现品牌小程序芭比Q了,信誉会怎么样?千辛万苦积累的信誉,此刻会怎么样?
(2) 私域电商业务断流,要比公域直播间停播几天,对于品牌来说风险大太多了。直播停几天可以休息下。私域就像门店,你连续关门几天,客户以为你不干了!那还玩个啥?
案例三:
1、场景3:一个不知道过去涉及了什么风控的品牌,新注册了一个小程序,准备洗心革面开始一番波澜壮阔的新业务。然后支付注册一个风控一个,问他什么情况,不知道,去申诉下又不会。
2、风控:一个被关联风控的商家,居然不知道如何去解除这个关联风控。商户号注册很容易,多了之后一旦多个被关联风控后,管理是个大工作。
3、质问:
(1) 如何让一个品牌商快速了解自己的风控行为。如果这个商户号过了很久,是否可以不再关联了?例如都1年前的商户号风控了,今天还在风控中,还影响着新的商户号的使用。
(2) 是否可以让商家处理半年1年前的风控商户号时,快速意识到自己哪里错了,改正后,快速申诉,智能判定自动解除。可能人家半年前的业务都不做了,还要去处理半年前的商户号风控。总之遇到这种客户,我们不知所措,只能让商家去换个经营主体吧。然后商家一脸懵逼:“搞个小程序这么复杂”~
是的,就像你说的,现在风控太容易触发了,用起来很麻烦
从业这么多年已经是巨无霸微信支付,站在如此高维度和资源位上。今天发现,他们居然对支付这个事如此不尊重。和宣传的口号一样,不止支付,仅在强调:产品能力和营销能力。
没真正理解支付本质是服务于人人/人品交易的,背后的本质是:信任。希望官方尽快意识到这个战略思考问题,建立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真正落地马总提及的科技向善的战略思想。
把支付工具效率做到极致是支付的1.0,把风控管控到极致是2.0,把人服务好应该是3.0。再拖下去,可能聚少成多,将影响健康发展。
品牌不是傻子,支付带来的差体验最终还是官方去背锅~
做微信生态近10年的服务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抓狂。以前我们只管聚焦做业务系统,拓客,帮扶品牌运营,做大业绩。现在我们得花大量精力去应付风控,考虑如何改动功能,接入更多支付渠道,分流交易,避免微信支付带来的风险。这是进步还是倒退??微信支付带来了便利还是风险?
以一个例子为例,来反馈当商家出现风控时,商家是如何管理这个事的:
一开始:752609374,线上,涉交易异常。(已关闭交易),4.02日17:03分提交申诉。
然后用:757529783,线上,涉交易异常。(还可以收款,限10万)
然后用:757529895,线上,涉及跨类目。(4月已限额)
现在用:758504438,线上,涉交易异常。(4月已限额)
然后用:759713536,线上,涉交易异常。(还可以收款)
然后用:758503691,线上,涉交易异常。(4月已限额,限10万)
正在用:1713344915,线上,涉开户异常,交易异常。(还可以收款,限5万)
后续使用的商户号都以第一时间去申诉,最早申诉时间为:4.02日17:03分提交申诉。
大部分商家是不会来社区反馈的,因为他们都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能在社区不止一次反馈商户号风控折磨人的,说明背后已经有批量的问题。
大家在对风控这个问题,有什么其他问题就在评论区一起反馈吧。我只是抛砖引玉,实际运营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的。作为一个产品人,不吐不快,也希望平台可以帮商家降本增效,希望有一天可以真切感受到变化。重申下本人也不是干风控出身,观点不见得专业,官方就把我当一个小白商家,去看我的反馈即可。言语粗俗,但是是商家实际窘境体现。
楼主解决了吗?申诉驳回原因太随意了。已经提供了小程序名字跟小程序码 商品订单截图 物流截图 后台订单明细截图已经测试账号密码都提供了。但驳回指引还是让提供请提供真实经营业务的详细文字描述及相关证明,若为线上业务请提供:真实可实测交易场景(网站地址/app下载链接/公众号/小程序/交易聊天记录截图)及测试账号、密码; 售卖商品凭证(商品实物照片(如有)、物流发货单据、后台订单明细等); 若为线下业务请提供:真实清晰门面照片;清晰店内环境照片(营业执照、售卖商品清晰可见);售卖商品凭证(如与交易用户聊天记录截图(含商品、价格信息)、物流单据等)
我帮大家梳理下:如果触发交易异常风控,审核时效为:7工作日到14工作日(换算成自然日就是9-20自然日左右),因为一周只有5工作日,且周六、日官方风控部休息2天。也就是说:品牌如果你已经在运营起来的,然后触发风控被限额,你就得自己解决接下来9-20个【自然日】的收款问题,官方不会管你死活(亲测有效)!假如你业务整改不到位、或者漏看资料拒审,就你就只能再来一个9-20天审核。这个时效性,恳请官方提供个方案让品牌可以过渡~
商户你好,抱歉给您带来不好的体验。
关于您反馈的问题,我们非常重视,麻烦您将案例中的商户号私信反馈,我们将协助核实,感谢您选择微信支付并给予我们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