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坑手册]小程序web-view组件实战与踩坑
[图片] 首先,根据官网文档可以知道 只有非个人 的小程序才可以使用web-view组件,如果你的个人开发者,可以跳过这篇文章。 [图片] 一、使用web-view以及它的好处 1、己方账号(第三方)与小程序openId/UnionId的关联绑定,实现免登陆 比如你是某门户网站S,你要识别自己小程序上的用户与网站用户的关系,你可以通过三种方法绑定关系,公众号,小程序源生,小程序web-view内嵌跳转三种方法 2、内嵌H5的富文本,减少重复开发 比如你是门户网站,社区,以往有大量的新闻和帖子,里面带了各种css样式的富文本,小程序源生是无法直接读取的,需要大量转化,这时候直接内嵌这些H5新闻,大大降低开发成本 3、热更新,减少发布审核 某些需要经常更新的内容、公告、活动页,内嵌H5可以减少频繁提交小程序审核 二、小程序功能赋权 为H5提供各种小程序才有的功能,比如录音,扫一扫等。 注意事项 多场景判断,建议使用官方API: wx.miniProgram.getEnv H5唤醒一些小程序API有一定的延时,0.3~1秒 请调用小程序专用的JSSDK,同一个jssdk,但是webview的功能收到限制,和之前微信打开H5有所不同 小程序自动获取加载H5的title H5中iframe的url必须也是业务域名 web-view一定是撑满全屏的,自定义顶部菜单,悬浮的都没用 三、小程序和H5之前的互相通讯 1、 从小程序 ==>> h5 小程序控制H5,可以直接用src路径传参的形式,比如 [代码]<!-- 小程序端 HTML --> <web-view src="//URL?a=param1&b=param2"></web-view> [代码] 避免在链接中带有中文字符,在 iOS 中会有打开白屏的问题,建议加一下 encodeURIComponent。 2、 从 H5 ==>> 小程序 [图片] 这里我们知道bindmessage是小程序用来监听H5的推送的内容,但是这里不大不小的坑!就是它的三个出发场景: 小程序后退:使用接口名 wx.miniProgram.navigateTo,wx.miniProgram.navigateBack,wx.miniProgram.switchTab 等切换小程序页面/场景的API时候都会出发 分享:这个就是当你点分享小程序的时候,会接受到H5之前发送的postMessage 组件销毁,web-view组件销毁,类似 wx.miniProgram.redirectTo 都会触发。 [代码]<!-- 小程序端 HTML --> <web-view bindmessage="handleGetMessage" src="{{openUrl}}"></web-view> [代码] [代码]// 小程序端 JS --> Page({ /** * 页面的初始数据 */ data: { openUrl: "", }, /** * 获取请求数据 */ handleGetMessage: function (e) { console.log(e.detail.data); } }, }) [代码] [代码]<!-- h5端 HTML和JS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res.wx.qq.com/open/js/jweixin-1.3.2.js"></script> <script> wx.miniProgram.postMessage({ data: { link: "//test.com", title: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 }); //wx.miniProgram.redirectTo({ // url:"/pages/inner/index?source=123" //}) wx.miniProgram.navigateBack({delta: 1}) </script> [代码] 注意事项 那些H5控制小程序的跳转路径必须是“/”开头,如 “/pages/xxx/xxx”,且路径必须在app.json里有,地址错误的话,有时不报错。 postMessage的json必须是data开始,不然接收不到数据。 [图片] 四、bindmessage接收到消息有3个重要特性(重点) 接收可以是H5之前几分钟前发送postMessage,不一定是即刻发出的。 之前发出的 postMessage的DATA信息会累加,当触发bindmessage接收的时候是一个数组。 [图片] 当bindmessage 再次 接收到数据,之前发送的数据不会被清空,将累加一起返回,获取时要判断好数组的角标 [图片] 五、Tips 1、在IDE工具中如何调试H5 [图片] 可以在 web-view 组件上通过右键 - 调试,打开 web-view 组件的调试。 2、内嵌H5缓存问题 web-view加载的H5具有很重的缓存,如果需要调试,可以通过在url后面加时间戳的方式解决。 3、小程序关闭,H5背景音乐仍然在播放问题 小程序已经关闭,但是H5自带的背景音乐仍然在手机后台播放的问题。这里可以利用一个属性: visibilitychange:页面可见性状态 简单的说,浏览器标签页被隐藏或显示的时候会触发visibilitychange事件。 [代码]var statusBeforeHide = true; //初始化页面的状态 var music = document.getElementById("xxx"); // 更改音乐播放状态 function setChangeMusic() { if (document[hiddenProperty]) { // 页面隐藏 if (statusBeforeHide) { music.pause(); // 暂停 } } else { // 页面显示 if (statusBeforeHide) { music.play() //如果statusBeforeHide是true, 继续播放 } } } let hiddenProperty = ('hidden' in document) ? 'hidden' : ('webkitHidden' in document) ? 'webkitHidden' : ('mozHidden' in document) ? 'mozHidden' : null; if (hiddenProperty) { let visibilityChangeEvent = hiddenProperty.replace(/hidden/i, 'visibilitychange'); let onVisibilityChange = () => { //console.log('visibilityChange'); setChangeMusic();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visibilityChangeEvent, onVisibilityChange); } else { console.log("不支持这个api"); } [代码] 总结,web-view还是非常实用的组件,且用且珍惜~ 往期回顾: 小程序自定义头部导航栏“完美”解决方案 小程序Canvas生成海报(一) 小程序新版订阅消息+云开发实战与跳坑
2021-09-13 - 微信小程序内嵌webview相关知识点整理
前言 随着微信小程序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将营销阵营选择迁移到了小程序中,但受其小程序体积限制的影响,不能够完全满足商户的要求,应运而生的web-view组件很好的解决的这一问题。一方面内嵌web-view能够直接运行在小程序中,大大减少了商户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小程序与h5的跳转,有良好的扩展性,方便商户多端间引流。 一、web-view内嵌h5与传统小程序对比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发现,内嵌web-view和微信小程序在离线能力、页面切换体验、二次渲染,操作响应和开发灵活性上有如下对比,在不同场景下可能性能上有些许出入,仅供参考。 [图片] 表格来源: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7752299 从上表中可以对比出 H5 相较于小程序的优缺点,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此外,使用web-view还有以下优点: (1)己方账号(第三方)与小程序openId/UnionId的关联绑定,实现免登陆 比如你是某门户网站,需要识别自己小程序上的用户与网站用户的关系,可以通过三种方法绑定关系,公众号,小程序原生,小程序web-view内嵌跳转三种方法。 (2)内嵌H5的富文本,减少重复开发 比如你是门户网站,社区,以往有大量的新闻和帖子,里面带了各种css样式的富文本,音视频自定义的点击事件等,小程序的原生组件可能无法兼容,这时候直接内嵌这些H5新闻,将会大大降低开发成本。 (3)热更新,减少发布审核 内嵌H5可以减少频繁提交小程序审核,商户只需要重新发布h5的版本,就可以更新内嵌web-view的内容。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res.wx.qq.com/open/js/jweixin-1.4.0.js'></script 3.4 web-view和小程序间通信 官方给出了两种通信方法。 1、postMessage 通信 在 H5 中需要先用 wx.miniProgram.postMessage 接口,把需要分享的信息,推送给小程序。 在用户点击了小程序后退、组件销毁、分享这些特殊事件之后,小程序页面通过 bindmessage 绑定的函数读取 post 信息。 2、设置 web-view 组件的 URL 通信 H5 跳转小程序: // h5中跳转小程序 navigateToWeixin() { wx.miniProgram.navigateTo({url: '/pages/shop/index'}); } // 小程序跳转h5--第一步 <view> <web-view src="{{url}}" ></web-view> </view> // 小程序跳转h5--第二步:在小程序的 js 文件中设置通过 URL 以问号传参的方式传入参数到 H5中 if(!option.page){ this.setData({ url: `${this.data.url}?${test}` }); } else { this.setData({ url: `${this.data.url}${option.page}?${test}` }); } 四、内嵌web-view调试解决方案 首先通过微信开发者工具打开,这里url本地调试可以跟局域网链接,开发者工具可以实时显示,如果跟的是线上链接,可能只能通过预览扫码。 [图片] 右键点击页面,左上角会出现调试,可以在右图的调试器中对h5进行调试。 [图片] 五、踩过的小坑 (1)H5唤醒一些小程序API有一定的延时,0.3~1秒; (2)请调用小程序专用的JSSDK,公众号中的JSSDK不通用; (3)web-view一定是撑满全屏的,自定义顶部菜单,悬浮的都没用; (4)web-view后边跟的h5链接,必须要url转义,否则会和小程序自身的符号定义冲突,可能识别不到?后的参数; (5)H5控制小程序的跳转路径必须是“/”开头,如 “/pages/xxx/xxx”,且路径必须在app.json里有,地址错误的话,有时不报错。 (6)postMessage的json必须是data开始,不然接收不到数据。 (7)bindmessage相关: 小程序后退:使用接口名 wx.miniProgram.navigateTo,wx.miniProgram.navigateBack,wx.miniProgram.switchTab 等切换小程序页面/场景的API时候都会触发。分享:这个就是当你点分享小程序的时候,会接受到H5之前发送的postMessage。组件销毁,web-view组件销毁,类似 wx.miniProgram.redirectTo 都会触发。(8)内嵌h5跳转小程序是有严重缓存的,比如:h5页面有计时器,跳转小程序后计时器依然会计时,可以通过在url后面加时间戳的方式解决。 还有小程序已经关闭,H5自带的背景音乐仍然在手机后台播放,可以通过浏览器标签页被隐藏或显示的时候会触发visibilitychange(页面可见性状态)事件解决。 六、总结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内嵌web-view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主要对内嵌web-view与传统小程序进行对比,分析了内嵌web-view的优缺点,其次对如何配置内嵌web-view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实战中内嵌web-view如何调试进行了示例,最后对实战中可能踩坑和注意的小点进行了友情提示。所以如果本篇文章有帮助到你的话,小编会非常欣慰,欢迎点赞和转发呦~
2020-06-16 - 【技巧】利用canvas生成朋友圈分享海报
前言 大家好,上次给大家讲了函数防抖和函数节流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community/develop/article/doc/000a645d8b8ba0d8722863ef45bc13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利用canvas生成朋友圈分享海报 由于小程序的限制,我们不能很方便地在微信内直接分享小程序到朋友圈,所以普遍的做法是生成一张带有小程序分享码的分享海报,再将海报保存到手机相册,有两种方法可以生成分享海报,第一种是让后台生成然后返回图片链接,这一种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传后台所需要的参数就行了,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第二种方法,用canvas生成分享海报。 效果 [图片] 主要步骤 把海报样式用标签先写好,方便画图时可以比对 用canvas进行画图,canvas要注意定好宽高 canvas利用wx.canvasToTempFilePath这个api将canvas转化为图片 将转化好的图片链接放入image标签里 再利用wx.saveImageToPhotosAlbum保存图片 坑点 用canvas进行画图的时候要注意画出来的图的大小一定要是你用标签写好那个样式的两倍大小,比如你的海报大小是400600的大小,那你用canvas画的时候大小就要是8001200,宽高可以写在样式里,如果你画出来的图跟你海报图是一样的大小的话生成的图片是会很模糊的,所以才需要放大两倍。 画图的时候要注意尺寸的转化,如果你是用rpx做单位的话,就要对单位进行转化,因为canvas提供的方法都是经px为单位的,所以这一点要注意一下,px转rpx的公式是w/750z2,w是手机屏幕宽度screenWidth,可以通过wx.getSystemInfo获取,z是你需要画图的单位,2就是乘以两倍大小。 图片来源问题,因为canvas不支持网络图片画图,所以你的图片要么是固定的,如果不是固定的,那就要用wx.downloadFile下载后得到一个临时路径才行 小程序码问题,小程序需要后台请求接口后返回一个二进制的图片,因为二进制图片canvas也是不支持的,所以也是要用wx.downloadFile下载后得到一个临时路径,或者可以叫后台直接返回一个小程序码的路径给你 这里保存的时候是有个授权提醒的,如果拒绝的话再次点击就没有反应了,所以这里我做了一个判断是否有授权的,如果没有就弹窗提醒,确认的话会打开设置页面,确认授权后再次返回就行了,这里有个坑注意下,就是之前拒绝后再进入设置页面确认授权返回页面时保存图片会不成功,官方还没解决,我是加了个setTimeOut处理的,详情可以看这里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community/develop/doc/000c46600780f0fa68d7eac345a400 代码实现 [图片] 这里图片我先用的是网上的链接,实际项目中是后台返回的数据,这个可以自行处理,这里只是为了演示方便,生成临时路径的方法我这里是分别定义了一个方法,其实可以合成一个方法的,只是生成小程序码时如果要传入参数要注意一下。 绘图方法是drawImg,这里截一部分,详细的可以看代码片段 [图片] 不足 由于在实际项目中返回的图片宽高是不固定的,但是canvas画出来的又需要固定宽高,所以分享图会有图片变形的问题,使用drawImage里的参数也不能解决,如果各位有比较好的方案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代码片段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s/3pcsjDmS7M5Y
2019-02-22 - 【优化】小程序优化-代码篇
本文主要是从代码方面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开发小程序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帮到一些同学。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刚到公司时,领导要你维护之前别人写的代码,你看着别人写的代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谁写的代码,这么残忍” [图片] 俗话说“不怕自己写代码,就怕改别人的代码”,一言不和就改到你吐血,所以为了别人好,也为了自己好,代码规范,从我做起。 项目目录结构 在开发之前,首先要明确你要做什么,不要一上来就是干,咱们先把项目结构搭好。一般来说,开发工具初始化的项目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如果你的项目比较复杂又有一定的结构的话就要考虑分好目录结构了,我的做法如下图: [图片] component文件夹是放自定义组件的 pages放页面 public放公共资源如样式表和公共图标 units放各种公共api文件和封装的一些js文件 config.js是配置文件 这么分已经足以满足我的需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灵活拆分。 配置文件 我的项目中有个config.js,这个文件是用来配置项目中要用到的一些接口和其它私有字段,我们知道在开发时通常会有测试环境和正式环境,而测试环境跟正式环境的域名可能会不一样,如果不做好配置的话直接写死接口那等到上线的时候一个个改会非常麻烦,所以做好配置是必需的,文件大致如下: [图片] 首先是定义域名,然后在config对象里定义接口名称,getAPI(key)是获取接口方法,最后通过module暴露出去就可以了.引用的时候只要在页面引入 import domain from ‘…/…/config’;,然后wx.request的时候url的获取方式是domain.getAPI(’’) 代码健壮性、容错性 例子 代码的健壮性、容错性也是我们应该要考虑的一点,移动端的项目不像pc端的网络那么稳定,很多时候网络一不稳定就决定我们的项目是否能正常运行,而一个好的项目就一定要有良好的容错性,就是说在网络异常或其它因素导致我们的项目不能运行时程序要有一个友好的反馈,下面是一个网络请求的例子: [图片] 相信多数人请求的方式是这样,包括我以前刚接触小程序的时候也是这样写,这样写不是说不好,而是不太严谨,如果能够正常获取数据那还好,但是一旦请求出现错误那程序可以到此就没法运行下去了,有些比较好的会加上faill失败回调,但也只是请求失败时的判断,在请求成功到获取数据的这段流程内其实是还有一些需要我们判断的,一般我的做法是这样: [图片] 在请求成功后小程序会进行如下判断: 判断是否返回200,是则进行一下步操作,否则抛出错误 判断数据结构是否完整,是则进行一下步操作,否则抛出错误 然后就可以在页面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了。 定制错误提示码 可以看到上面的截图的错误打印后面会带一个gde0或gde1的英文代码,这个代码是干嘛用的呢,其实是用来报障的,当我们的小程序上线后可能会遇到一些用户发来的报障,一般是通过截图发给我们,之前没有做错误提示码的时候可能只是根据一句错误提示来定位错误,但是很多时候误提示语都是一样的,我们根本不知道是哪里错了,这样一来就不能很快的定位的错误,所以加上这样一个提示码,到时用户一发截图来,我们只要根据这个错误码就能很快的定位错误并解决了,错误提示码建议命名如下: 不宜过长,3个字母左右 唯一性 意义明确 像上面gde表示获取草稿失败,后面加上数字表示是哪一步出错。 模块化 我们组内的大神说过, 模块化的意义在义分治,不在于复用。 之前我以为模块化只是为了可以复用,其实不然,无论模块多么小也是可以模块化,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样式也一样,并是不为了复用,而是管理起来方便。 很多同学经常将一些公共的样式事js放在app.wxss和app.js里以便调用,这样做其实有一个坏处,就是维护性比较差,如果是比较小的项目还好,项目一大问题就来了。而且项目是会迭代的,不可能总是一个人开发,可能后面会交接给其他人开发,所以会造成的问题就是: app.wxss和app.js里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因为别人不确定哪些是没用的也不敢删,只能往里加东西,造成文件臃肿,不利于维护。 app.wxss和app.js对于每个页面都有效,可读性方面比较差。 所以模块化的意义就出来了,将公共的部分进行模块化统一管理,也便于维护。 样式模块化 公共样式根据上面的目录结构我是放在public里的css里,每个文件命名好说明是哪个部分的模块化,比如下面这个就表示一个按钮的模块化 [图片] 前面说过模块化不在于大小,就算只是一个简单的样式也可以进行模块化,只要在用到的地方import一下就行了,就知道哪里有用到,哪里没有用到,清晰明了。 js模块化 js模块化这里分为两个部分的模块化,一部分是公共js的模块化,另一部分是页面js的模块化即业务与数据的拆分。 公共js模块化 比较常用的公共js有微信登录,弹窗,请求等,一般我是放在units文件夹里,这里经微信弹窗api为例: [图片] 如图是在小程序中经常会用到的弹窗提示,这里进行封装,定义变量,只要在页面中引入就能直接调用了,不用每次都写一大串。比如在请求的时候是这样用的 [图片] toast()就是封装的弹窗api,这样看起来是不是清爽多了! 业务与数据模块化 业务与数据模块化就是指业务和数据分开,互不影响,业务只负责业务,数据只负责数据,可以看到页面会比普通的页面多了一个api.js [图片] 这个文件主要就是用来获取数据的,而index.js主要用来处理数据,这样分工明确,相比以往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都在一个页面要好很多,而且我这里获取数据是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的,也方便处理一些异步操作。 组件化 组件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自从小程序支持自定义组件,可以说是大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我们可以将一些公共的部分进行组件化,这部分就不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去看文档。组件化对于我们的项目来说有很大的好处,而且组件化的可移植性强,从一个项目复用到另一个项目基本不需要做什么改动。 总结 这篇文章通过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来给大家介绍如何优化自己的代码,主要有以下几点 分好项目目录结构 做好接口配置文件 代码健壮性、容错性的处理 定制错误提示码方便定位错误 样式模块化和js模块化 组件化 最后放上项目目录结构的代码片段,大家可以研究一下,有问题一起探讨: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s/1uVHRDmT7j6l
2019-03-07 - 你不知道的Virtual DOM(二):Virtual DOM 的更新
一、前言 目前最流行的两大前端框架,React 和 Vue,都不约而同的借助 Virtual DOM 技术提高页面的渲染效率。那么,什么是 Virtual DOM ?它是通过什么方式去提升页面渲染效率的呢?本系列文章会详细讲解 Virtual DOM 的创建过程,并实现一个简单的 Diff 算法来更新页面。本文的内容脱离于任何的前端框架,只讲最纯粹的 Virtual DOM 。敲单词太累了,下文 Virtual DOM 一律用 VD 表示。 这是 VD 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以下是本系列其它文章的传送门: 你不知道的Virtual DOM(一):Virtual Dom介绍 本文将会实现一个简单的 VD Diff 算法,计算出差异并反映到真实的 DOM 上去。 二、思路 使用 VD 的框架,一般的设计思路都是页面等于页面状态的映射,即UI = render(state)。当需要更新页面的时候,无需关心 DOM 具体的变换方式,只需要改变state即可,剩下的事情(render)将由框架代劳。我们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当 state 发生变化时,我们重新生成整个 VD ,触发比较的操作。上述过程分为以下四步: - state 变化,生成新的 VD - 比较 VD 与之前 VD 的异同 - 生成差异对象(patch) - 遍历差异对象并更新 DOM 差异对象的数据结构是下面这个样子,与每一个 VDOM 元素一一对应: [代码]{ type, vdom, props: [{ type, key, value }] children } [代码] 最外层的 type 对应的是 DOM 元素的变化类型,有 4 种:新建、删除、替换和更新。props 变化的 type 只有2种:更新和删除。枚举值如下: [代码]const nodePatchTypes = { CREATE: 'create node', REMOVE: 'remove node', REPLACE: 'replace node', UPDATE: 'update node' } const propPatchTypes = { REMOVE: 'remove prop', UPDATE: 'update prop' } [代码] 三、代码实现 我们做一个定时器,500 毫秒运行一次,每次对 state 加 1。页面的li元素的数量随着 state 而变。 [代码]let state = { num: 5 }; let timer; let preVDom; function render(element) { // 初始化的 VD const vdom = view(); preVDom = vdom; const dom = createElement(vdom); element.appendChild(dom); timer = setInterval(() => { state.num += 1; tick(element); }, 500); } function tick(element) { if (state.num > 20) { clearTimeout(timer); return; } const newVDom = view(); } function view() { return ( <div> Hello World <ul> { // 生成元素为0到n-1的数组 [...Array(state.num).keys()] .map( i => ( <li id={i} class={`li-${i}`}> 第{i * state.num} </li> )) } </ul> </div> ); } [代码] 接下来,通过对比 2 个 VD,生成差异对象。 [代码]function tick(element) { if (state.num > 20) { clearTimeout(timer); return; } const newVDom = view(); // 生成差异对象 const patchObj = diff(preVDom, newVDom); } function diff(oldVDom, newVDom) { // 新建 node if (oldVDom == undefined) { return { type: nodePatchTypes.CREATE, vdom: newVDom } } // 删除 node if (newVDom == undefined) { return { type: nodePatchTypes.REMOVE } } // 替换 node if ( typeof oldVDom !== typeof newVDom || ((typeof oldVDom === 'string' || typeof oldVDom === 'number') && oldVDom !== newVDom) || oldVDom.tag !== newVDom.tag ) { return { type: nodePatchTypes.REPLACE, vdom: newVDom } } // 更新 node if (oldVDom.tag) { // 比较 props 的变化 const propsDiff = diffProps(oldVDom, newVDom); // 比较 children 的变化 const childrenDiff = diffChildren(oldVDom, newVDom); // 如果 props 或者 children 有变化,才需要更新 if (propsDiff.length > 0 || childrenDiff.some( patchObj => (patchObj !== undefined) )) { return { type: nodePatchTypes.UPDATE, props: propsDiff, children: childrenDiff } } } } // 比较 props 的变化 function diffProps(oldVDom, newVDom) { const patches = []; const allProps = {...oldVDom.props, ...newVDom.props}; // 获取新旧所有属性名后,再逐一判断新旧属性值 Object.keys(allProps).forEach((key) => { const oldValue = oldVDom.props[key]; const newValue = newVDom.props[key]; // 删除属性 if (newValue == undefined) { patches.push({ type: propPatchTypes.REMOVE, key }); } // 更新属性 else if (oldValue == undefined || oldValue !== newValue) { patches.push({ type: propPatchTypes.UPDATE, key, value: newValue }); } } ) return patches; } // 比较 children 的变化 function diffChildren(oldVDom, newVDom) { const patches = []; // 获取子元素最大长度 const childLength = Math.max(oldVDom.children.length, newVDom.children.length); // 遍历并diff子元素 for (let i = 0; i < childLength; i++) { patches.push(diff(oldVDom.children[i], newVDom.children[i])); } return patches; } [代码] 计算得出的差异对象是这个样子的: [代码]{ type: "update node", props: [], children: [ null, { type: "update node", props: [], children: [ null, { type: "update node", props: [], children: [ null, { type: "replace node", vdom: 6 } ] } ] }, { type: "create node", vdom: { tag: "li", props: { id: 5, class: "li-5" }, children: ["第", 30] } } ] } [代码] 下一步就是遍历差异对象并更新 DOM 了: [代码]function tick(element) { if (state.num > 20) { clearTimeout(timer); return; } const newVDom = view(); // 生成差异对象 const patchObj = diff(preVDom, newVDom); preVDom = newVDom; // 给 DOM 打个补丁 patch(element, patchObj); } // 给 DOM 打个补丁 function patch(parent, patchObj, index=0) { if (!patchObj) { return; } // 新建元素 if (patchObj.type === nodePatchTypes.CREATE) { return parent.appendChild(createElement(patchObj.vdom)); } const element = parent.childNodes[index]; // 删除元素 if (patchObj.type === nodePatchTypes.REMOVE) { return parent.removeChild(element); } // 替换元素 if (patchObj.type === nodePatchTypes.REPLACE) { return parent.replaceChild(createElement(patchObj.vdom), element); } // 更新元素 if (patchObj.type === nodePatchTypes.UPDATE) { const {props, children} = patchObj; // 更新属性 patchProps(element, props); // 更新子元素 children.forEach( (patchObj, i) => { // 更新子元素时,需要将子元素的序号传入 patch(element, patchObj, i) }); } } // 更新属性 function patchProps(element, props) { if (!props) { return; } props.forEach( patchObj => { // 删除属性 if (patchObj.type === propPatchTypes.REMOVE) { element.removeAttribute(patchObj.key); } // 更新或新建属性 else if (patchObj.type === propPatchTypes.UPDATE) { element.setAttribute(patchObj.key, patchObj.value); } }) } [代码] 到此为止,整个更新的流程就执行完了。可以看到页面跟我们预期的一样,每 500 毫秒刷新一次,构造渲染树和绘制页面花的时间也非常少。 [图片] 作为对比,如果我们在生成新的 VD 后,不经过比较,而是直接重新渲染整个 DOM 的时候,会怎样呢?我们修改一下代码: [代码]function tick(element) { if (state.num > 20) { clearTimeout(timer); return; } const newVDom = view(); newDom = createElement(newVDom); element.replaceChild(newDom, dom); dom = newDom; /* // 生成差异对象 const patchObj = diff(preVDom, newVDom); preVDom = newVDom; // 给 DOM 打个补丁 patch(element, patchObj); */ } [代码] 效果如下: [图片] 可以看到,构造渲染树(Rendering)和绘制页面(Painting)的时间要多一些。但另一方面花在 JS 计算(Scripting)的时间要少一些,因为不需要比较节点的变化。如果算总时间的话,重新渲染整个 DOM 花费的时间反而更少,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 DOM 树太简单了!节点很少,使用到的 css 也很少,所以构造渲染树和绘制页面就花不了多少时间。VD 真正的效果还是要在真实的项目中才体现得出来。 四、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 VD Diff 算法,再根据计算出的差异去更新真实的 DOM 。然后对性能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得出使用 VD 在减少渲染时间的同时增加了 JS 计算时间的结论。基于当前这个版本的代码还能做怎样的优化呢,请期待下一篇的内容:你不知道的Virtual DOM(三):Virtual DOM 更新优化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