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程序中可以使用webview嵌入webrtc实现音视频通话吗?
小程序中可以使用webview嵌入webrtc实现音视频通话吗?
2023-05-17 - 小程序live-pusher推流组件是否支持rtmps加密传输?
问题背景: 根据官方文档描述,小程序推流组件live-pusher只能支持rtmp格式地址: [图片] 但实际rtmp传输不安全,在官方的其他文档下,也没有详细说明是否支持加密传输。 问题: 请官方解答一下: 现在推流组件live-pusher在iOS/Android下是否支持rtmps加密数据流?如果支持,对应各个端的兼容版本是什么?如果不支持,详细的支持情况和排期是如何?测试现状: 根据实际在小程序真机测试效果来看,最新版本iOS可以支持使用rtmps推&拉流,但是Android下,显示连接服务器失败,一直是重试状态;
2022-09-08 - 如何规范设置的小程序名称、简称?
1、名称设置方法 1)小程序名称可以由中文、数字、英文、空格及部分特殊符号组成。长度在4-30个字符之间,一个中文字等于2个字符。 2)公众号、小程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名称是唯一的,且属于同一主体下,可以重名。 3)不得与不同主体的公众号名称重名。 2、简称设置方法 1)小程序简称可以从小程序名称中按顺序截取字符创建。长度在4-10个字符之间,一个中文字等于2个字符。 2)小程序简称在微信公众平台是不唯一的,可以重名。但对于仿冒、侵权等恶意情况,平台仍会做出相关处罚。开发者也可通过侵权投诉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小程序简称设置后,将在客户端任务栏向用户展示。开发者可以凭借此功能,更好地实现产品品牌价值和展示。目前暂不支持名称的其他功能。 3、小程序改名方法 修改方法: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 【设置】->【基本信息】->【小程序名称】->【修改】->通过管理员扫码验证后即可进入修改页面,当修改名称命中保护词的时候,需要进一步审核通过方可修改成功,名称修改成功后,原名称会立即释放。 类型 个人 非个人 发布前修改机会 2次 2次 发布后修改机会 2次/年 通过微信认证修改 温馨提示: 1)个人类型的小程序已发布后一自然年内可有2次修改名称的机会。(例: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内可修改2次名称) ; 2)同一个主体的小程序和公众号可以同名; 3)若修改名称涉嫌命中保护词的情况,审核时间为7个工作日内。 4)名称修改超过2次小程序要先发布后,再去微信认证,认证过程中会有改名入口,如果小程序未发布,即使小程序去微信认证也不会有改名入口。 [图片] [图片] 4、小程序简称修改方法 修改方法: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 【设置】->【基本信息】->【小程序简称】->【修改】->通过管理员扫码验证后即可进入修改页面,当修改简称命中保护词的时候,需要进一步审核通过方可修改成功。 修改频次:发布前修改机会:2次;发布后修改机会:2次/年。 温馨提示: 1)小程序已发布后一自然年内可有2次修改简称的机会。(例: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内可修改2次简称); 2)小程序名称修改期间,简称不可进行修改操作。 5、小程序简称删除方法 删除方法: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 【设置】->【基本信息】->【小程序简称】->【修改】->通过管理员扫码验证后进入修改页面 ->不填写输入框,直接【确定】提交->弹窗【确定】 温馨提示: 1)每次小程序简称删除操作也占用一次修改次数; 2)简称删除后,任务栏将展示小程序名称。 6、小程序改名名称释放时间 发布前 小程序名称从A改到B,名称A立即释放。 发布后 帐号改名成功后,原来的名称会有一个2*24小时(即2天)的保护期,在此期间,符合命名唯一规则情况下,只有同一主体下的其他帐号可以使用该名称,主体不一致的,则需要在保护期满后才能申请使用该名称。 7、同一个主体的小程序和公众号可以同名 如果公众号、小程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名称是唯一的,且属于同一主体下,那么它们可以同名。 若小程序名称在审核环节中发现不符合名称命名规则,即使同主体同名,其名称申请亦可能会被驳回,小程序完整的名称规则可具体参照:《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2. 基本信息规范 例如:公司A拥有公众号【微信公开课】,同时可申请小程序【微信公开课】,反过来也成立。 8、同一主体下存在多个重名公众号,可以同名 由于历史原因,你可能在早期申请了多个重名公众号,那么你的小程序依旧能申请使用这个名称。 例如:公司A早期申请了多个公众号【微信公开课】(第一个)、【微信公开课】(第二个)、【微信公开课】(第三个),仍可申请小程序【微信公开课】。 9、不同主体重名公众号,不能同名 要是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你和其他一个或多个主体使用相同的公众号名称(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早期允许),那么这个名称在小程序内就不能被使用。 例如:个人A和公司B同时拥有公众号【张三】,则【张三】的名称在小程序内不可被申请使用。 10、同主体下,名称后缀“+”仍然可用 公众号和小程序名称均不与其他重复的情况下,可支持同主体申请名称添加“+”后缀,这一点对公众号和小程序都适用。 例如:公众号【微信公开课】的主体,支持申请【微信公开课+】小程序。
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