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上小程序分包解析正常,主包 sourcemap 解析为 null
[图片] 有开发者提过该问题,但至今尚未修复: 今年1月份: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community/develop/doc/000a0a189f47c0ff266d753bb5bc00?highLine=sourcemap%2520%25E4%25B8%25BB%25E5%258C%2585%25E8%25A7%25A3%25E6%259E%2590%2520null去年9月份: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community/develop/doc/000288fd5e0608d49dcc2476a5b400?highLine=sourcemap%2520%25E4%25B8%25BB%25E5%258C%2585%25E8%25A7%25A3%25E6%259E%2590%2520null 问下,在该Bug修复前,作为开发者的我们,有退一步的解决方案吗?
2022-06-06 - 开发者工具上传代码后,下载的 sourceMap 都是空的?
[图片] 还需要提供哪些额外信息吗?
2022-04-20 - Performance的route条目,在部分手机上,数据有误
测试手机:4个机型——2苹果、2安卓 测试步骤: 页面 index/index 为小程序启动页,在 onLoad 生命周期中 redirectTo 到 ob/index 页面查看 wx.getPerformance().getEntries() 数据4个机型中,红米 Note 8 Pro 有以下两个问题: route 的 path 出错route 的 navigationStart < startTime[图片] ———————————— 诉求: 请帮忙确认影响范围当前,对于开发而言,是否有兼容方案来处理这类问题
2022-03-22 - PerformanceEntry的appLaunch,iPhone下startTime比实际晚2秒!
测试步骤: 冷启动小程序。同时,在一旁用秒表,记录冷启动的点击时间,记为A。(备注:冷启动是,在小程序列表,下拉删除该小程序,然后再次点击启动该小程序)小程序启动后,通过 wx.getPerformance().getEntries() 方法查看 appLaunch 条目的 startTime,记为 B。比较 A 和 B在测试中,用两台安卓和两台苹果手机分别测试。测试结果: 安卓手机中,B - A ≈ ±100ms苹果手机中,B - A ≈ 2s,估计是某个步骤的耗时未统计(两台苹果手机是 iPhone 8 Plus 和 iPhone 11)部分操作过程截图: [图片]
2022-03-21 - PerformanceObserver 的 FCP 条目,同一个页面会触发多次,是 BUG 吗?
查看代码片段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s/xrwuOMmM7Ux1 代码片段中,仅有一个页面,该页面打开时,会有至少两条的 fcp 性能条目。这是 BUG 吗?如果是,方便分享下产生该 BUG 的底层原因吗? [图片]
2022-03-15 - 小程序的代码包,清理时机是?
Q1:我确认下,这个结论对吗? 在微信首页下拉,这里的「最近使用的小程序」或「我的小程序」,拖动删除后,小程序会被销毁。但代码包,不会在此时被清理。 Q2:那么,代码包的清理机制是? ——————以下是参考的官方文档—————— 1、小程序运行机制 从用户认知的角度看,广义的小程序启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冷启动,一种是热启动。 冷启动:如果用户首次打开,或小程序销毁后被用户再次打开,此时小程序需要重新加载启动,即冷启动。热启动:如果用户已经打开过某小程序,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次打开该小程序,此时小程序并未被销毁,只是从后台状态进入前台状态,这个过程就是热启动。2、小程序更新机制 含未启动时更新和启动时更新 3、文件系统 清理策略 本地临时文件只保证在小程序当前生命周期内,一旦小程序被关闭就可能被清理,即下次冷启动不保证可用。本地缓存文件和本地用户文件的清理时机跟代码包一样,只有在代码包被清理的时会被清理。
2022-03-08 - PerformanceObserver 的监听会延迟,但不会提前,对吧?
之前问的一个问题: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community/develop/doc/000c2c83f9cee8212b8d061ad57800 得到的答复是:“PerformanceObserver 的监听会有延迟,不保证和生命周期有时序关系”。 想确认下:PerformanceObserver 的监听有可能延迟,但不会提前,对吧? 举两个例子: 例子1: PerformanceObserver 的 route(记为A)page#onReady(记为B)理论上:A < B实际上,可能:A >= B(该场景是因为 PerformanceObserver 的延迟)例子2: PerformanceObserver 的 firstRender / firstPaint / firstContentfulPaint(记为A)page#onLoad / page#onShow(记为B)理论上:A > B实际上:A > B(只会延迟,因此该顺序不变)
2022-03-01 - 逻辑代码,代码注入总耗时怎么统计?
PerformanceEntry: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dev/api/base/performance/PerformanceEntry.html 在 PerformanceEntry 中的 evaluateScript(逻辑层 JS 代码注入耗时),在打开主包和分包时,都有可能出现多个条目。那么,计算某个包(主包或分包)的逻辑代码注入总耗时,应该怎么计算? 它们是串行的,把各条目的 duration 求和它们是并行的,且时间起点一样,取 duration 最大值它们是并行的,且时间起点不一样,无法统计
2022-02-24 - appLaunch和firstRender的终点都是首页 onReady,但实际计算结果有误?
是因为终点不是这样计算,还是它们就是有差值的? [图片]
2022-02-17 - 页面生命周期钩子、PerformanceObserver 监听,数据可采集顺序确认的?
通过打日志查看,在打开一个页面,并且页面首次渲染完成时:页面生命周期钩子(onLoad, onShow, onReady)都触发完后,通过 PerformanceObserver 监听方式的回调才触发。即,数据可采集的顺序为: page.onLoadpage.onShowpage.onReadyperformance 的 routeperformance 的 evaluateScriptperformance 的 firstRender疑问: performance 的evaluateScript 代码注入阶段(记为A)、page.onReady 首次渲染完成(记为B),实际发生顺序是 A ➜ B,但真实数据获可采集顺序却是 B ➜ A,这个是什么原因?两者可采集顺序是固定的吗?
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