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程序无法跳转到外部网页是什么原因?
我的小程序,通过<web-view>组件,跳转到外部网页,并上传了校验文件并通过校验,在编辑器中能正常打开网页,但用手机预览无法打开网页,是什么原因? [图片]
2023-02-01 - 微信小程序中如何跳转到微信公众号呢?
同一个主题下的微信小程序,希望点击按钮,跳转到微信公众号 已经有了微信公众号的链接,也按照网上大家的方法,小程序中进行了设置。 然后小程序中跳转到页面放了如下的代码,在微信开发者工具中,使用"真机测试"功能,可以在手机上跳转到微信公众号,之后上传代码,扫体验版二维码打开小程序,发现就不能跳转到微信公众号 请问大咖们,这是怎么回事呢? <web-view src="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A4MTAwNDYxMA==&scene=124#wechat_redirect"></web-view> [图片]
2023-04-26 - 小游戏能跳转微信公众号文章吗
小游戏能跳转微信公众号文章吗
2023-04-12 - 小程序支持跳转到应用宝或者第三方网页吗?
目前没有这个功能。小程序web-view只支持跳转到开发者自己的页面。
2020-01-14 - 视频号的认证类型与步骤
视频号的认证类型与步骤视频号认证一共分为兴趣认证、职业认证以及企业和机构认证三类。顾名思义,如果你注册的是企业号,那选择企业和机构认证(以下简称:企业号认证)即可。如果你是个人号号主,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兴趣认证或职业认证。视频号号主可以根据视频号账号的主体身份选择合适的认证类型,每种类型一年有2次认证机会。 1、个人号认证(兴趣认证与职业认证)1)兴趣认证兴趣认证包含三类:自媒体、博主、主播。不同类型的选择主要是看账号的属性。自媒体认证包括美食自媒体、旅行自媒体、科普自媒体、互联网自媒体等;博主认证跟自媒体类似,包括美食类博主、娱乐类博主、旅游类博主等;主播认证包括主持人、电台DJ等。如下图所示。 [图片][图片][图片] 选定类型后,(如下图所示)提交以下任一种证明资料即可: [图片] 认证需要提交的资料: ○ 在对应领域持续发表原创内容,且微信视频号关注数1000人以上; ○ 在对应领域持续发表原创内容,且微信公众号关注数10万以上; ○ 在对应领域持续发表原创内容,且除微信外的其他平台粉丝数100万以上。 关于个人兴趣类账号认证的提醒建议 个人兴趣类账号的认证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持续发表原创内容以及视频号有效关注数1000以上,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如下图所示)。 [图片] 很多视频号号主创建账号后,第一关注的如何快速将有效关注用户增加到1000以上,忽略了视频号的日常运营。在这里提醒视频号号主一定要坚持原创,目前来看靠搬运其他平台的内容来引流增粉可以,但是通过认证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如下图所示,要注意视频号账号头像的规范性,这个细节也是我们经常会忽略的。比如视频号头像一定要规范、符合形象人设。切勿上传二维码以及低俗色情等不符合微信平台价值的图片作为头像,这样在申请认证时极容易被拒绝,很难通过。 [图片] 2)职业认证职业认证是指,认证者目前从事学术、医疗、文化、艺术、游戏、动漫、体育等相关行业。在认证时,认证者要向平台提供各级人事部门颁发的相关行业中级及以上职称证书,或者提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相关获奖证明。 申请职业认证需满足以下要求: ○ 最近30天发表过1个视频号动态; ○ 已填写视频号简介; ○ 不同职业有不同的认证要求,提交在职证明、职称证明、作品荣誉证明、行业协会会员证明等材料证明影响力有助于提高认证成功率,如下图所示。 [图片] 同时个人号认证还可以邀请自己的好友辅助认证。但是好友辅助同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条件一:认证身份和你申请认证的领域一致。比如你认证的身份是美食博主,那么辅助你认证的那个好友也必须是美食博主。 条件二:你们必须是已经认识超过三个月的微信好友。这与之前视频号申请推出的“邀请卡”玩法一样,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微信生态对熟人社交推荐标签的重视。 2、企业号认证(企业和机构认证)企业和机构认证适合非个人主体(如政府机构、企业、品牌机构、媒体、社会团体等)申请。企业号认证和个人号认证一样:都需要个人微信的实名身份认证,目前微信视频号所有认证全部免费。 “企业和机构认证”是通过已认证的同名公众号为视频号认证: ○ 每个视频号每年有两次认证机会;○ 一个公众号只可以认证一个视频号;○ 由公众号管理员扫码确认;○ 公众号名称需与视频号一致(如下图1所示),管理员扫码确认后公众号主体信息将展示在视频号上;○ “企业和机构认证”通过后,视频号昵称后方将带有蓝V光标。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如果你选择申请“企业和机构认证”,首先需要使用已认证的同名公众号为视频号账号认证,在认证通过后,该账号将被认证主体使用。 所以,视频号平台特别提醒大家: 请使用合适的微信账号发起认证。也就是说:当你使用个人微信账号申请了“企业和机构认证”时,相当于你把个人微信视频号账号的使用权转让给了企业。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一个微信账号只能创建一个视频号账号,且在创建成功后,该视频号账号不能和另一个微信账号绑定。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在创建企业号之前,最好能注册一个专用于企业号宣传和营销运营的微信账号。 视频号账号在通过“企业和机构认证”后,系统会生成一个认证详情界面,如下图2所示,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全称”“认证时间”及“工商执照注册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图片][图片] 3、个人认证和企业认证的区别个人号与企业号最明显的区别是,在号主的视频号主页上,视频号名字后面紧跟的标识颜色不一样。通过“个人认证”的标识是黄色的,而通过“企业和机构认证”的标识是蓝色的。 据目前的各项数据分析来看,我们还未发现黄V或蓝V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和其他特权。不过参考目前微博成熟的认证体系,视频号后期肯定也会赋予蓝V和黄V不同的等级权益,这点是可以期待的。
2022-08-12 - 获取access_token跨域?
获取access_token 已经添加了白名单IP 怎么调用接口的时候还是提示跨域呢
2022-07-14 - 请求https://api.weixin.qq.com/wxa/generatescheme跨域?
H5请求https://api.weixin.qq.com/wxa/generatescheme出现跨域问题你们怎么解决的?
2022-11-30 - 本地调用js访问数据库 说是跨域问题 到底如何解决哦?
[图片][图片]
2022-03-15 - unity微信小游戏存档问题
游戏内部使用微信SDK提供的PlayerPrefs做数据存储,重启小游戏后存档丢失。(不必现)[图片]
2022-11-01 - 【微信小游戏开发者工具】Unity BestHttp WebSocket不能连接?
[图片]我填写的请求地址是ws://127.0.0.1:8900/websocket ,勾选了不校验合法域名
2022-07-14 - 安卓机上,setInterval里只执行了非常简单的操作,跑了三分多钟后小程序内存竟暴增200多M?
只有一个页面,只执行了一次setInterval,不涉及页面销毁没clearInterval的问题。 录了个屏,大概在3分40多秒时能看到性能监控面板上内存从90多M突然变成了300多M: https://resources-1257265876.cos.ap-beijing.myqcloud.com/debug/WeChat_20220701153139.mp4 代码片段: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s/Q6raMqmN7rAH
2022-07-05 - 小游戏iOS端内存口径修改
背景 近期,我们发现以及收到部分开发者的反馈,发现iOS端的内存异常退出率较高,但从小游戏数据助手中统计的内存均值结果来看,远未达系统内存上限要求,而运行时内存占用过大是影响游戏稳定性的最大因素。经过排查,我们发现小游戏数据助手(数据 -> 性能分析 -> 运行性能 -> 内存)里关于iOS端的内存均值和内存增长的统计结果与实际游戏运行时的内存指标数据不符。 为了解决内存指标准确性问题,我们针对内存指标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仅为统计维度上的变化,不会对游戏的其他方面造成影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当前游戏的实际内存占用情况,具体的调整和统计规则参考下文。 内存统计 为了能让开发者掌握游戏的运行性能数据, 小游戏框架底层会对现网玩家进行一定概率的采样,需要上报性能数据的玩家会以一定时间间隔(采样间隔为1分钟)上报数据,具体的统计规则如下: iOS端 1. 由于小游戏与微信客户端处于同进程,故内存均值统计值为微信客户端与小游戏内存总和 2. 进入高性能模式的用户暂无法统计内存相关的数据,因此开启高性能模式的游戏内存相关的数据仅为低版本微信客户端或者低版本iOS系统下进入普通模式的用户数据 Android端 Android端采样间隔虽然为1分钟,但安卓9.0及以上的版本会对运行时内存获取进行频率限制,需要间隔约5分钟才能获取到新的内存值。 Q&A Q1:口径修改是否会影响业务的其他性能? A:口径变化仅为内存统计维度上的修改,能更准确反映游戏的内存占用情况,不会对游戏的其他性能指标造成影响。 Q2:以前的内存均值、内存增长是否还有参考意义? A:有,以前的数据虽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当前游戏的实际内存占用情况,但可以用于观察内存变化趋势。 Q3:如何进行内存调优? A:为了更好的游戏稳定性,我们建议开发参考《内存调优》文档,充分优化内存指标。 Q4:如何判断游戏当前的内存占用处于什么水平? A:近期会更新性能《评测标准》文档,请关注后续文档内的评测标准细则。
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