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文豪苏轼如何组织黄河抗洪 侯全亮 北宋神宗年间,黄河决溢频繁,接二连三的水患没个头。东流回归的9年间,黄河决溢7次。元丰四年(1081年)澶州小吴埽发生大决口,数十万民众号叫求救。面对这种决了堵、堵了又决的艰难局面,朝廷束手无策,宋神宗赵顼曾对王安石等朝政大臣说:“黄河或向西或向东决口,不过占一河之地,任凭其流向趋势,利害相比较,如何?”由此可见,朝廷对黄河的复杂难治已经失去了信心。[图片] 就在北宋朝廷对黄河水患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文坛巨匠却站在了黄河抗洪的风口浪尖。他就是著名文学家、豪放派诗人苏轼。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巨星,苏轼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曲折动荡。熙宁四年(1071年)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后,苏轼因上书议论新法弊病,受到变革派的疏远与压制。于是,苏轼自请出京,先后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到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 熙宁十年(1077)春,40岁的苏轼由密州迁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赴任途中,忽然又接到皇帝诰命,让他改任徐州知州。四月,他经过长途跋涉,一路劳顿,刚来到徐州,便遭遇了一场黄河大洪水。 飞马传来朝廷十万火急的邸报说: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决口,淹没黄河以南45县的农田30万顷,水漫梁山泊,正通过泗水河道向徐州奔来。 徐州位于北宋南北险要之地。汴水与泗水绕徐州城而过,堤坝年久失修,怎样应对来势汹涌的黄河洪水呢?面对急如星火的防洪形势,苏东坡沉思良久,最后决定,在大水到达徐州之前,先干两件事:城内,加固城墙,以防水灌;城外,发动五千民工修复堤坝,疏通河道,开挖沟渠。并安排州府人员,告知城外乡民,凡村庄在低洼处的,务必向高处山冈转移。[图片] 接下来,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当时得知洪水就要到来的消息,徐州城内人心惶惶,更有一些富民大户担心城墙被洪水冲垮,于是便争相要逃出城外躲避水灾。面对这种慌乱局面,作为徐州知州,苏轼沉着耐心地劝阻富民道:“你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么谁来守城呢?请大家相信,只要我在,洪水就绝不会冲进城内!” 苏轼将富民们劝阻回城中,自己率先垂范,亲临修堤工地,披星戴月,组织修堤不止。看到苏知州井然有序的部署,徐州的民心稳定了下来。大家拿着箕畚、铁锹等工具,紧张投入修堤施工。 八月初,当黄河洪峰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徐州城汹涌奔来时,徐州城外,瞬时一片汪洋,房屋倒塌,树木被连根拔起。由于城墙得到加固,徐州城方得暂时安然。[图片] 然而,洪水仍在继续上涨。苏轼站在城墙上,极目望去,只见城外的房屋在洪水持续冲击下,接连坍塌,他不禁万分焦虑。加之这时徐州地区又降大雨,城外水深距城墙高度仅剩六尺,在洪水连日浸泡和冲击下,防洪形势危如累卵。 为此,苏轼一面严令官吏们务必各负其责,加强防守。一面冒着瓢泼大雨,拄着木棍,赶赴当地驻军兵营请求出兵增援。苏轼急迫而诚恳地对武卫营统领说,“现在徐州城危在旦夕,兵民命运休戚与共,希望驻地官兵能和老百姓一起抗洪筑堤保城!” 对此,武卫营统领深受感动,慨然说:“洪水当前,事情紧急,苏知州尚且不逃避洪水,率民抗洪。作为徐州禁军,我们责无旁贷,正是为保卫徐州效命尽力的时候了。 在苏轼指挥下,千余名官兵当即投入到急需加固的工段,打桩运料,培土筑堤。赶在最大洪峰抵达之前,首起戏马台,直到城门口,筑起一道长984丈、宽2丈、高1丈的护城长堤。洪水被堤防阻挡改变方向,水势受到显著削减,防洪形势得以缓和。 对于另一处来不及筑堤的险点,苏东坡在当地经验丰富的渔民指导下,果断实施“船堤战术”,调集上百只公私船只连在一起,阻击洪水浪头。[图片] 在防御黄河洪水的日日夜夜里,苏轼布衣草履,结庐城上,决心像汉代王尊治水那样,“吏民走尽余王尊”,誓与徐州共存亡。他整日在徐州各处巡视指挥,督促民众取土固堤。徐州城墙就是他的府邸,堤防工地就是他的家园。他看到水势漫延的城外,许多灾民为避水散栖于高岗丘陵之上,急忙派熟悉水性者驾船送去炒熟的食品,给予应急救济。苏知州身先士卒,指挥若定,爱民情深,极大鼓舞了徐州军民抗洪决胜的信心。滔滔洪水在徐州城墙下,上涨二丈八尺,围城七十余日,民心不乱,民力不散,彰显出了强烈的凝聚力。 在军民同舟共济、多方合力防御下,十月十三日洪水退去,被围两月之久的徐州城终于解除危机。“水既去,而民益亲”,一场同甘共苦的黄河抗洪斗争,使苏轼这位新任知州赢得了徐州民众的衷心拥戴。 洪水退后,苏轼出于对徐州未来安危考虑,上奏朝廷,请求免除徐州民众赋税,增建徐州城墙及城外堤防,得到朝廷采纳。皇帝并颁发诏书表彰苏轼抗洪保城的功劳,赞扬他“亲率官吏,驱督兵夫,救护城壁。一城生齿,并仓库庐舍,得免漂没之苦。朕甚嘉之。” 洪水退,黎民安,是徐州百姓之幸,也是当时的文坛盛事。为纪念此次黄河抗洪经历,苏轼在组织修复城墙时,还修建了一座两层高楼,题名“黄楼”。黄楼落成这天,全城百姓和闻讯赶来的文人们欣然同庆,众客一醉方休,直到星河倾斜,月亮落山,大家互相扶持走出黄楼。苏轼其弟苏辙闻听黄楼建成,专门寄来千言长赋《黄楼赋》,盛赞此次治水业绩。苏轼亲笔书写这一长赋镌刻成碑,并绘制6幅黄楼盛景图。从而,一座曾经被洪水围困得危机四伏的城池,增添了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标建筑。 [图片] 徐州抗洪抢险,是苏轼宦海生涯中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位著名诗人,他自然不会忘记对这次重要人生经历的诗情表达。 洪水退去之后,他在《河复》一诗中写道:“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巨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鱣。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吾君盛德如唐尧,百神受职河神骄。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诗中大意是说,这次黄河决口不亚于汉武帝时的瓠子决口,那次堵口砍伐了大量淇园竹子。而这次徐州抗洪,由于皇上圣明,各方相助,同心协力,用适合徐州当地实际的方法,战胜了洪水。徐州民众在黄河泛滥过后淤成的滩地上种上小麦,抬头看见洪水曾经冲过来的木筏挂在古树上,不由得纵横古今,浮想联翩。 第二年重阳节,苏轼感怀上年不同寻常的黄河抗洪历程,又写下《九日黄楼作》:“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在这两首诗中,可以感受到作为徐州太守的苏轼与民众一齐跳动的脉搏,彰显出他对徐州抗洪抢险的感受至深。 时至今日,我们研究一千多年前苏轼在领导这场黄河抗洪斗争时,仍然不能不为之坚定的决心、爱民的心怀、周密的部署而赞叹。 在黄河洪峰还没有抵达之前,他未雨绸缪,提前安排好能做的筑堤防御、群众转移、豪绅动员等工作,形成合力,展开抗洪决战。作为徐州最高行政长官,苏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极大激发了全城官兵的抗洪斗志,愿为保卫徐州城拼尽全力,殊死一搏。 爱民情怀,是苏轼一生从政贯穿始终的政治思想,如果不是对全城百姓关爱有加,设身处地解决民众和疾苦,而是一味高压的强制性要求,老百姓不可能视抗洪保城为己任,徐州抗洪肯定也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再则,殚精竭虑,措施得当,也是这次徐州抗洪胜利的关键所在。无论是突破职权所限亲赴兵营请求驻军支援,还是启用数百艘船只相连抵御洪水的应急工程措施,无不是体现了苏轼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和创新思想。正如其弟苏辙在《黄楼赋》中对苏轼率众抗洪取得胜利所描述的那样:水未至而做好迎战准备,故“水至而民不恐”;水既至,则与城共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对城外灾民,则派人抢救赈济,故“得救者无数”;水退后,则不存侥幸,增筑城墙,筑木堤捍之,故“民益亲”。 [图片] 苏轼虽然在徐州知州任上不足两年,但是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关爱民众的执政情怀和旷达豪放的人生性情,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美名。元丰二年四月,苏轼奉调湖州临行之际,徐州人民夹道欢送,依依不舍。他在苏州人们心目中的口碑,正如其门生秦观所言:“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新的创作打开什么都没有?谷歌浏览器,85版本的,点击新的创作,打开只有公众号标题,然后下面都是空白[图片]
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