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着更健康?
今天早上,家庭群里看到一篇转发的聊天记录,我走马观花,稍微瞄了一下。“我敢保证,不管你什么病,只要你听我的,你一定可以健康,顺便获得美丽快乐和谐的生活。。。”看到这里我就再也看不下去了,类似于这样说话的人,他的话可信度打对折。世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绝对的打包票的事情。那么这样说话的人,他的认知也是非常片面的。 对于营养学,无非是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更营养全面地饮食,以获得充足的身体需要的营养元素,保证机体健康运作。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确实需要了解的常识,这个是比较完美主义。什么意思呢?如果每个人都按照标准要求地去饮食,当然是最好的。现实是,我们只会对婴幼儿才会那样,因为他们还处在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情绪消耗,意识层面上对某些物质的消耗跟大人还是区别很大的。 具体来说,就是婴儿处于机体生长需要的均衡营养比他在其他方面的营养需求要大的多,所以不能同日而语。成人以后,人的认知是多样化的,机体需要的营养不再是最主要的,只需要保证营养差不多均衡,当然能够完全均衡最好,事实上没有一个人的营养是完全均衡的,每个人的身体本身就是有差异,有的吸收好,有的吸收不是很好,有的人潜意识里面还有很多的问题很多的纠结没有得到释放,所以哪怕是每一天每一餐都能均衡营养,但是他的机体本身也会遭受这种潜意识里的纠结而遭到比如内分泌失调,比如消化系统紊乱等等,也不能保证这个人不会生病,这个病的发生就是心病所致,所以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病是无论如何也治不好的,可以说是找不出生病的原因。但是还有一些在医学的角度上被判定是救不好的或者存活时间不会太长的病症,有些人却打破了世界纪录,这些打破纪录的人很多的呀。比如21岁患病的霍金被医学判定最多能活20年的他坐了50年轮椅;二战时期幸存最长寿的的钢琴家,每天坚持练琴3个小时,每天吃一样的食物,只喝热水,享年110岁;一个吃饭都觉得浪费时间随便下点面条放点青菜就打发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叶嘉莹老师已近100岁;一个总是喜欢批判别人的老头子,熬夜翻译,喜欢吃甜点的许渊冲现在100岁了,生活非常简单简陋?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如果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专注的事情上,这件事足够吸引他全部的精力,哪来的童年原生家庭的伤害?哪里来的我要拯救整个家庭的纠结与困惑?哪里还需要关注我每天要吃什么?反而越是那些写书的所谓文人,反而被情所困,被纠结困惑抑郁的情绪所困,英年自杀,英年早逝,英年被病折磨。。。当然,有些是天生的遗传疾病 我们无能无力,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让自己的好奇心一直引导自己朝着这条路一直追随,一直自愈一直能够让自己平和地和自己共处,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所谓的我坚信我能活到100岁,我坚信我就是来拯救鱼肉百姓的,我就是来体验人生当中各种苦与乐。。。都可以的,这是您的自我催眠也好,冥想也好,这是您的伟大理想也罢,内心平和,简单到只有一件事每天必须去做而且做不完才是我一直要生存下去的动力,或者说是唯一快乐的源泉,规律地生活,没有那么多的纠结与困惑,潜意识与意识一致,所谓知行合一。有自己的认知,不人云亦云,不因外界环境焦虑,你的躯体最后也是被你征服,和你一起快乐着你的快乐,不是吗? 生命本身就是要绽放,人在成人以后,身体会帮他储存相应的所需营养,根据这个生命体的作息规律,身体会帮他调节属于他自己的生物钟,只要他,迎着光去尽情绽放属于他的美。 以上都是个人认知世界里得出的个人结论,仅供参考。因为我现在才知道这个世界没有唯一的标准,或者说每个人的标准在自己心中。学习也好,突破也好,固执也好,反驳也罢,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