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最多5000人,群发助手每次只能发200人,再怎么管控,原则上都可发5000/200=25次(24小时)才是。咱发了10多次(2000多人)就算操作频率,且不是同一批人,这样就触发频率限制,这是什么逻辑?发个元旦祝福都发不齐人,微信这个霸王条款怎么破?国家反垄断是否要将此提交投诉?再这么下去,国家必须扶持国企或民企搞多1-2个即时通讯工具,打破此种垄断才行!否则,对国家安全严重不利,对老百姓幸福感严重削弱!电商为什么给拼多多发支付牌照,为什么扶持他,就是反垄断需要!醒醒吧,躺赚的腾讯!!!
微信公众号后台添加客服时提示“你当前操作次数太频繁,请稍后再试”,请问如何解决?我们公司开发的系统计划在2020年10月09日更新系统,届时会有大量的用户咨询使用问题,所以我们准备50人的客服团队,当我添加到20人左右的时候,提示“你当前操作次数太频繁,请稍后再试”,恳请官方帮助我们解决一下问题。
2021-01-01微信小商店运营同仁和决策者们: 您们好! 微信小商店本来是据于去中心化,以社交或粉丝等私域流量为主要流量的商业形态,正是这样,挣扎在中心化平台,苦于千万人过独木桥的小微企业和创业个人,才尝试着参与微信小商店的生态建设当中来,希望获得些许生机。 小微企业或个人创业者的产品,多数还是厂商生产的,或有品牌的,而多数厂商的品牌授权是直接给予全国数家、或数十家,顶多数百家代理。由那些代理再批发分销给下面的各级代理或零售商。一个品牌,有无数的分销商在销售,厂商不可能都一一给予授权书的,这是现实。尤其是中小代理和零售商。即使是全国代理,也很难做到对下家进行再授权。他们上下级零批之间,顶多是供货协议,多数也没有这个协议,不可能将其代理的众多品牌,进行再授权。 中心化的平台,如某东,某猫,面向公域流量,你说要品牌授权,我理解,这很有必要,但微信小商店,作为建立在私域流量基础上的电商生态,也要搞品牌授权,那简直是作茧自缚。私域流量的品牌更多以经营者个人品牌或个人口碑为主,或与线下实体公司的口碑商誉有关,与商品品牌的关联其实并不大。 苟以为,自微信小店转变为小商店始,微信大佬们,应该是想好好将微信上沉淀的粉丝进行电商化变现的,但现如今,对品牌如此洁癖,势必很难让此心愿实现。因为,真正能让平台做起来,能让生态建立起来,唯有靠千千万万的小微英雄们,群众们,草根们,而不是仅靠几个头部大咖电商或大品牌代理。 目前某多多作为中心化平台在这方面宽松很多,尽管本人不赞成中心化平台不严谨管控品牌,但对其前期野蛮生长确实是有利的(估计其后续必须会管控)。更不用说微信小商店,本就以私域流量为主流的电商生态,我认为除了品质管控,品牌这些,应该可以相对淡化。否则,搞来搞去,参与者没法施展拳脚,玩不动,就没人玩,少人玩了,其结果可能比微信小店还惨。 正如主席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某宝因为发动了草根,所以成就了某宝,某多多,因为发动了草根,所以逆袭了某东;而贵族出身,靠贵族发家的某东,却被某多多后来居上。 在咱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微信小商店能否了却腾老大的电商情结,真正做成有规模的社交粉丝电商生态(即去中心化的电商生态), 能否争取到草根创业者,小微企业们,这才是关键!中心化平台的电商梦,我估计腾老大早已随着“拍拍”长成侏儒而梦碎了。 广大的草根创业者,实体门店商家,苦中心化平台的垄断已久矣。中心化平台,第一波扫掉了许许多多批发商和零食实体,造成旧生态的墙体剥落。某多多的放纵,又点了一把火,眼看不久连大厦的框架柱子(生产厂家)都要烧掉,因为现在不是批发和零售在那拼了,主力成了生产厂商,而生产厂商们可是国家经济的根基啊。 中国商业生态旧平衡已打破,新平衡尚未形成,中心化平台的垄断属性,绝不是最佳出路,且已导致众多实体倒闭,自然经济生态毁灭。以社交和粉丝流量为主的去中心化电商生态是重塑零售新生态的一个机会,一个重要的机会。腾老大本来有此条件,也有想法,但就看能否抓住这个机会了。 结论是:微信小商店要想在中华大地整出目前头部电商的动静,真成做成有规模的电商新生态,唯有淡化品牌,充分发动草根,才有可能。否则,纵有再牛的技术和再多的粉丝也只能停留在臆想中。 希决策者三思! 致礼! 商祺!
没有品牌授权可以正常上架商品吗?小商店工作人员好,我想问一下,开店流程都走完了,但我看到添加商品之前要对品牌进行授权,我想问一下,没有品牌授权是否可以售卖有品牌的商品呢,比如说,我要售卖蒙牛的牛奶,没有蒙牛的品牌授权我就不能正常上架出售了吗? 或者换一句话说,只允许品牌商、代理商开店吗 ? 普通经销商呢可以正常使用吗?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