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 MobX 来管理小程序的跨页面数据
在小程序中,常常有些数据需要在几个页面或组件中共享。对于这样的数据,在 web 开发中,有些朋友使用过 redux 、 vuex 之类的 状态管理 框架。在小程序开发中,也有不少朋友喜欢用 MobX ,说明这类框架在实际开发中非常实用。 小程序团队近期也开源了 MobX 的辅助模块,使用 MobX 也更加方便。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就来介绍一下 MobX 在小程序中的一个简单用例! 在小程序中引入 MobX 在小程序项目中,可以通过 npm 的方式引入 MobX 。如果你还没有在小程序中使用过 npm ,那先在小程序目录中执行命令: [代码]npm init -y [代码] 引入 MobX : [代码]npm install --save mobx-miniprogram mobx-miniprogram-bindings [代码] (这里用到了 mobx-miniprogram-bindings 模块,模块说明在这里: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dev/extended/functional/mobx.html 。) npm 命令执行完后,记得在开发者工具的项目中点一下菜单栏中的 [代码]工具[代码] - [代码]构建 npm[代码] 。 MobX 有什么用呢?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制作一个天气预报资讯小程序,首页是列表,点击列表中的项目可以进入到详情页。 首页如下: [图片] 详情页如下: [图片] 每次进入首页时,需要使用 [代码]wx.request[代码] 获取天气列表数据,之后将数据使用 setData 应用到界面上。进入详情页之后,再次获取指定日期的天气详情数据,展示在详情页中。 这样做的坏处是,进入了详情页之后需要再次通过网络获取一次数据,等待网络返回后才能将数据展示出来。 事实上,可以在首页获取天气列表数据时,就一并将所有的天气详情数据一同获取回来,存放在一个 数据仓库 中,需要的时候从仓库中取出来就可以了。这样,只需要进入首页时获取一次网络数据就可以了。 MobX 可以帮助我们很方便地建立数据仓库。接下来就讲解一下具体怎么建立和使用 MobX 数据仓库。 建立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通常专门写在一个独立的 js 文件中。 [代码]import { observable, action } from 'mobx-miniprogram' // 数据仓库 export const store = observable({ list: [], // 天气数据(包含列表和详情) // 设置天气列表,从网络上获取到数据之后调用 setList: action(function (list) { this.list = list }), }) [代码] 在上面数据仓库中,包含有数据 [代码]list[代码] (即天气数据),还包括了一个名为 [代码]setList[代码] 的 action ,用于更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 在首页中使用数据仓库 如果需要在页面中使用数据仓库里的数据,需要调用 [代码]createStoreBindings[代码] 来将仓库中的数据绑定到页面数据中,然后就可以在页面中直接使用仓库数据了。 [代码]import { createStoreBindings } from 'mobx-miniprogram-bindings' import { store } from './store' Page({ onLoad() { // 绑定 MobX store this.storeBindings = createStoreBindings(this, { store, // 需要绑定的数据仓库 fields: ['list'], // 将 this.data.list 绑定为仓库中的 list ,即天气数据 actions: ['setList'], // 将 this.setList 绑定为仓库中的 setList action }) // 从服务器端读取数据 wx.showLoading() wx.request({ // 请求网络数据 // ... success: (data) => { wx.hideLoading() // 调用 setList action ,将数据写入 store this.setList(data) } }) }, onUnload() { // 解绑 this.storeBindings.destroyStoreBindings() }, }) [代码] 这样,可以在 wxml 中直接使用 list : [代码]<view class="item" wx:for="{{list}}" wx:key="date" data-index="{{index}}"> <!-- 这里可以使用 list 中的数据了! --> <view class="title">{{item.date}} {{item.summary}}</view> <view class="abstract">{{item.temperature}}</view> </view> [代码] 在详情页中使用数据仓库 在详情页中,同样可以使用 [代码]createStoreBindings[代码] 来将仓库中的数据绑定到页面数据中: [代码]import { createStoreBindings } from 'mobx-miniprogram-bindings' import { store } from './store' Page({ onLoad(args) { // 绑定 MobX store this.storeBindings = createStoreBindings(this, { store, // 需要绑定的数据仓库 fields: ['list'], // 将 this.data.list 绑定为仓库中的 list ,即天气数据 }) // 页面参数 `index` 表示要展示哪一条天气详情数据,将它用 setData 设置到界面上 this.setData({ index: args.index }) }, onUnload() { // 解绑 this.storeBindings.destroyStoreBindings() }, }) [代码] 这样,这个页面 wxml 中也可以直接使用 list : [代码]<view class="title">{{list[index].date}}</view> <view class="content">温度 {{list[index].temperature}}</view> <view class="content">天气 {{list[index].weather}}</view> <view class="content">空气质量 {{list[index].airQuality}}</view> <view class="content">{{list[index].details}}</view> [代码] 完整示例 完整例子可以在这个代码片段中体验: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s/YhfvpxmN7HcV 这个就是 MobX 在小程序中最基础的玩法了。相关的 npm 模块文档可参考 mobx-miniprogram-bindings 和 mobx-miniprogram 。 MobX 在实际使用时还有很多好的实践经验,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一些其他相关的文章。
2019-11-01 - 小程序跳转页面加载优化
适应场景: 小程序页面跳转redirect/navigate/其它方式 分析: 从用户触发跳转行为到下一个页面onload生命周期函数内时间差会有500ms左右,如果在页面跳转之后进行onload函数内才开始去加载页面数据,那么这500ms左右的时间就浪费了。 改进: 在页面触发跳转行为的处理函数里结合promise预先加载下个页面的数据,并将promise对象缓存,此时页面跳转和加载数据同时进行,到了目标页面再取出缓存的promise对象进行判断和取数据操作。 效果: 跳转页面加载速度提高了600ms。 示例: 代码结构 [图片] pageManager.js [代码]// 写在utils里的公用方法 const pageList = {}; module.exports = { putData:function(pageName, data){ pageList[pageName] = data; }, getData:function(pageName){ return pageList[pageName]; } } [代码] util.js [代码]const myPromise = fn => obj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obj.complete = obj.success = (res) => { resolve(res); } obj.fail = (err) => { reject(err); } fn(obj); }) } module.exports = { myPromise : myPromise } [代码] index.js [代码]// 跳转页面 const {myPromise} = require('../../utils/util'); const pageManager = require('../../utils/pageManager'); page({ data: { }, onLoad:function(){ }, gotoPageA:function(){ const PromisePageA = myPromise(wx.request)({ url : '' }).then((res)=>{ return res.data; }) pageManager.putData('pageA',promisePageA); wx.navigateTo({ url: 'pages/pageA/pageA' }) } }) [代码] pageA.js [代码]// 被跳转页面 const util = require('../../utils/util.js'); const pageManager = require('../../utils/pageManager'); const {myPromise} = require('../../utils/util'); Page({ data:{ logs:[] }, onLoad: function(){ const promisePageA = pageManager.getData('pageA'); if(promisePageA){ const resData = promisePageA.then( function(data){ }, function(){ console.log("err"); } ) } } }) [代码]
2019-10-31 - 小程序识别身份证,银行卡,营业执照,驾照
最近老是有同学问我小程序ocr识别的问题,就趁机研究了下,实现了小程序识别身份证,银行卡,驾照,营业执照,图片文字的功能。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详细的实现流程。 先画一张流程图出来 [图片] 第一次看到这个流程图,可能有点萌,什么云开发,云函数。。。。 不要着急,我们接下来会一步步带大家实现。 先看下我们的页面和效果图。 [图片] 功能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点对应的按钮后,去拍照或者去相册选择对应的图片。然后把图片上传到云存储,会有一个对应的图片url,然后把这个图片url传递到云函数,然后云函数里使用小程序的开发ocr能力,来识别图片,返回对应的信息回来。如下图所示,我们识别银行卡(身份证什么的就不演示了,涉及到石头哥个人隐私) [图片] 接下来就是代码的实现了。 一,首先要创建一个云开发的小程序项目 这里我前面文章有讲解过,就不再细说了,不会的同学去翻看下我之前的文章。或者看下我录制的 讲解视频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给大家说下 [图片] 二,创建一个简单的小程序页面 1,index.wxml如下 [图片] 2,index.js完整代码如下 [代码]Page({ //身份证 shenfenzheng() { this.photo("shenfenzheng") }, //银行卡 yinhangka() { this.photo("yinhangka") }, //行驶证 xingshizheng() { this.photo("xingshizheng") }, //拍照或者从相册选择要识别的照片 photo(type) { let that = this wx.chooseImage({ count: 1, sizeType: ['original', 'compressed'], sourceType: ['album', 'camera'], success(res) { // tempFilePath可以作为img标签的src属性显示图片 let imgUrl = res.tempFilePaths[0]; that.uploadImg(type, imgUrl) } }) }, // 上传图片到云存储 uploadImg(type, imgUrl) { let that = this wx.cloud.uploadFile({ cloudPath: 'ocr/' + type + '.png', filePath: imgUrl, // 文件路径 success: res => { console.log("上传成功", res.fileID) that.getImgUrl(type, res.fileID) }, fail: err => { console.log("上传失败", err) } }) }, //获取云存储里的图片url getImgUrl(type, imgUrl) { let that = this wx.cloud.getTempFileURL({ fileList: [imgUrl], success: res => { let imgUrl = res.fileList[0].tempFileURL console.log("获取图片url成功", imgUrl) that.shibie(type, imgUrl) }, fail: err => { console.log("获取图片url失败", err) } }) }, //调用云函数,实现OCR识别 shibie(type, imgUrl) { wx.cloud.callFunction({ name: "ocr", data: { type: type, imgUrl: imgUrl }, success(res) { console.log("识别成功", res) }, fail(res) { console.log("识别失败", res) } }) } }) [代码] 上面代码注释讲解的很清楚了,再结合我们的流程图,相信你可以看明白。 [图片] 三,重头戏来了,识别的核心代码是下面这个云函数 [图片] 云函数的完整代码也给大家贴出来 [代码]// 云函数入口文件 const cloud = require('wx-server-sdk') cloud.init() // 云函数入口函数 exports.main = async(event, context) => { let { type, imgUrl } = event switch (type) { case 'shenfenzheng': { // 识别身份证 return shenfenzheng(imgUrl) } case 'yinhangka': { // 识别银行卡 return yinhangka(imgUrl) } case 'xingshizheng': { // 识别行驶证 return xingshizheng(imgUrl) } default: { return } } } //识别身份证 async function shenfenzheng(imgUrl) { try { const result = await cloud.openapi.ocr.idcard({ type: 'photo', imgUrl: imgUrl }) return result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return err } } //识别银行卡 async function yinhangka(imgUrl) { try { const result = await cloud.openapi.ocr.bankcard({ type: 'photo', imgUrl: imgUrl }) return result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return err } } //识别行驶证 async function xingshizheng(imgUrl) { try { const result = await cloud.openapi.ocr.vehicleLicense({ type: 'photo', imgUrl: imgUrl }) return result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return err } } [代码]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用一个switch方法,根据用户传入的不同的type值,来实现不同的识别效果。 如用传入的type是‘ yinhangka’,我们就调用银行卡识别 [代码]try { const result = await cloud.openapi.ocr.bankcard({ type: 'photo', imgUrl: imgUrl }) return result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return err } [代码] 进而把识别的结果返回给小程序端,如下图 [图片] 到这里我们就完整的实现了,小程序识别身份证,银行卡,行驶证的功能。至于别的更多的ocr识别,可以去看小程序官方文档,结合着我的这篇文章,相信你也可以轻松实现更多的图片识别。 [图片] 源码其实在上面都已经贴给大家了,如果你觉得不完整,想要完整的源码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或者私信我。
2019-10-30 - 小程序生成海报:通过 json 配置方式轻松制作一张海报图
背景 由于我们无法将小程序直接分享到朋友圈,但分享到朋友圈的需求又很多,业界目前的做法是利用小程序的 Canvas 功能生成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图片,然后引导用户下载图片到本地后再分享到朋友圈。而小程序 Canvas 功能是很难用的,往往为了绘制一张简单图片,就得写上一堆 boilerplate code ,而且一不小心还会踩到 Canvas 的各种彩蛋(坑)。我想此时你的心情肯定是这样的。 分析 想到小程序中有如此大量的生成图片需求,而 Canvas 生成方法又是如此难用和坑爹。那我们就想到可不可以做一款可以很方便生成图片,并且还能屏蔽掉直接使用 Canvas 的一些坑的库呢?所以我们发起了 “画家计划— 通过 json 数据形式,来进行动态渲染并绘制出图片”。 Painter 库的整体架构如下: 首先,我们定义了一套绘图 JSON 规范,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构建生成图片的 Palette(调色板),然后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把调色板传入给 Painter(画家)。Painter 会调用 Pen(画笔),根据 Palette 内容绘制出对应的图片后返回。 解决问题 那可不可以开发一款生成海报的插件库呢? 首先,只需要提供一份简单的参数配置文件即可 解决掉小程序Canvas遇到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坑 有严苛的测试环节,解决各种环境和各种机型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稳定的线上版本 长期维护,并有专人更新迭代更新颖的功能 ###隆重介绍 Painter 的优势 功能全,支持文本、图片、矩形、qrcode 类型的 view 绘制 布局全,支持多种布局方式,如 align(对齐方式)、rotate(旋转) 支持渐变色,阴影,配置简单,容易上手,兼容性好 支持圆角,其中图片,矩形,和整个画布支持 borderRadius 来设置圆角 杠杠的性能优化,我们对网络素材图片加载实现了一套 LRU 存储机制,不用重复下载素材图片。 杠杠的容错,因为某些特殊情况会导致 Canvas 绘图不完整。我们对此加入了对结果图片进行检测机制,如果绘图出错会进行重绘。 How To Use 运行例子 [代码]git clone https://github.com/Kujiale-Mobile/Painter.git [代码] 代码下载后,用小程序 IDE 打开后即可使用。 注:请选择小程序项目,非小游戏,例子中无 appid,所以无法在手机上运行,如果需要真机调试,请在打开例子时,填上自己的小程序 id 具体详细使用教程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Kujiale-Mobile/Painter 扩展工具 由于编写配置再加上调试还是有些麻烦,故制作一款可视化编辑工具,直接拖动编辑元素即可生成海报 可视化编辑拖拽直接生成painter代码 工具体验地址https://lingxiaoyi.github.io/painter-custom-poster/ 工具使用文档https://juejin.im/post/5d8b20ba51882509615bca09 例子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9-10-14 - 如何用小程序实现类原生APP下一条无限刷体验
1.背景 如今信息流业务是各大互联网公司争先抢占的一个大面包,为了提高用户的后续消费,产品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在微视中,用户可以无限上拉出下一条视频;在知乎中,也可以无限上拉出下一条回答。这样的操作方式用户体验更好,后续消费也更多。最近几年的时间,微信小程序已经从一颗小小的萌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生态,小程序也拥有了一个很大的流量入口。 2.demo体验 那如何才能在小程序中实现类原生APP效果的下一条无限刷体验? 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下一条无限刷效果的实现原理,以及细节和体验优化,并将相关代码抽象成一个微信小程序代码片段,有需要的同学可查看demo源码。 线上效果请用微信扫码体验: [图片] 小程序demo体验请点击: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s/vIfPUomP7f9a 3.实现原理 出于性能和兼容性考虑,我们尽量采用小程序官方提供的原生组件来实现下一条无限刷效果。我们发现,可以将无限上拉下一篇的文章看作一个竖向滚动的轮播图,又由于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长度高于一屏幕高度,所以需要实现文章内部可滚动,以及文章之间可以上拉和下拉切换的功能。 在多次尝试后,我们最终采用了在[代码]<swiper>[代码]组件内部嵌套一个[代码]<scroll-view>[代码]组件的方式实现,利用[代码]<swiper>[代码]组件来实现文章之间上拉和下拉切换的功能,利用[代码]<scroll-view>[代码]来实现一篇文章内部可上下滚动的功能。 所以页面的dom结构如下所示: [代码]<swiper class='scroll-swiper' circular="{{false}}" vertical="{{true}}" bindchange="bindChange" skip-hidden-item-layout="{{true}}" duration="{{500}}" easing-function="easeInCubic" > <block wx:for="{{articleData}}"> <swiper-item> <scroll-view scroll-top="0" scroll-with-animation="{{false}}" scroll-y > content </scroll-view> </swiper-item> </block> </swiper> [代码] 4.性能优化 我们知道view部分是运行在webview上的,所以前端领域的大多数优化方式都有用。例如减少代码包体积,使用分包,渲染性能优化等。下面主要讲一下渲染性能优化。 4.1 dom优化 由于页面需要无限上拉刷新,所以要在[代码]<swiper>[代码]组件中不断的增加[代码]<swiper-item>[代码],这样必然会导致页面的dom节点成倍数的增加,最后非常卡顿。 为了优化页面的dom节点,我们利用[代码]<swiper>[代码]的[代码]current[代码]和[代码]<swiper-item>[代码]的[代码]index[代码]来做优化,控制是否渲染dom节点。首先,仅当[代码]index <= current + 1[代码]时渲染[代码]<swiper-item>[代码],也就是页面中最多预先加载出下一条,而不是将接口返回的所有后续数据都渲染出来;其次,对于用户已经消费过的之前的[代码]<swiper-item>[代码],不能直接销毁dom节点,否则会导致[代码]<swiper>[代码]的[代码]current[代码]值出现错乱,但是我们可以控制是否渲染[代码]<swiper-item>[代码]内部的子节点,我们设置了仅当[代码]current <= index + 1 && index -1 <= current[代码]时才会渲染[代码]<swiper-item>[代码]中的内容,也就是仅渲染当先文章,及上一篇和下一篇的文章内容,其他文章的dom节点都被销毁了。 这样,无论用户上拉刷新了多少次,页面中最多只会渲染3篇文章的内容,避免了因为上拉次数太多导致的页面卡顿。 4.2 分页时setData的优化 setData工作原理 [图片] 小程序的视图层目前使用[代码]WebView[代码]作为渲染载体,而逻辑层是由独立的 [代码]JavascriptCore[代码] 作为运行环境。在架构上,[代码]WebView[代码] 和 [代码]JavascriptCore[代码] 都是独立的模块,并不具备数据直接共享的通道。当前,视图层和逻辑层的数据传输,实际上通过两边提供的 [代码]evaluateJavascript[代码] 所实现。即用户传输的数据,需要将其转换为字符串形式传递,同时把转换后的数据内容拼接成一份 [代码]JS[代码] 脚本,再通过执行 [代码]JS[代码] 脚本的形式传递到两边独立环境。 而 [代码]evaluateJavascript[代码] 的执行会受很多方面的影响,数据到达视图层并不是实时的。 每次 [代码]setData[代码] 的调用都是一次进程间通信过程,通信开销与 setData 的数据量正相关。 [代码]setData[代码] 会引发视图层页面内容的更新,这一耗时操作一定时间中会阻塞用户交互。 [代码]setData[代码] 是小程序开发中使用最频繁的接口,也是最容易引发性能问题的接口。 避免不当使用setData [代码]data[代码] 应仅包括与页面渲染相关的数据,其他数据可绑定在this上。使用 [代码]data[代码] 在方法间共享数据,会增加 setData 传输的数据量,。 使用 [代码]setData[代码] 传输大量数据,通讯耗时与数据正相关,页面更新延迟可能造成页面更新开销增加。仅传输页面中发生变化的数据,使用 [代码]setData[代码] 的特殊 [代码]key[代码] 实现局部更新。 避免不必要的 [代码]setData[代码],避免短时间内频繁调用 [代码]setData[代码],对连续的setData调用进行合并。不然会导致操作卡顿,交互延迟,阻塞通信,页面渲染延迟。 避免在后台页面进行 [代码]setData[代码],这样会抢占前台页面的渲染资源。可将页面切入后台后的[代码]setData[代码]调用延迟到页面重新展示时执行。 优化示例 无限上拉刷新的数据会采用分页接口的形式,分多次请求回来。在使用分页接口拉取到下一刷的数据后,我们需要调用[代码]setData[代码]将数据写进[代码]data[代码]的[代码]articleData[代码]中,这个[代码]articleData[代码]是一个数组,里面存放着所有的文章数据,数据量十分庞大,如果直接[代码]setData[代码]会增加通讯耗时和页面更新开销,导致操作卡顿,交互延迟。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将[代码]articleData[代码]改进为一个二维数组,每一次[代码]setData[代码]通过分页的 [代码]cachedCount[代码]标识来实现局部更新,具体代码如下: [代码]this.setData({ [`articleData[${cachedCount}]`]: [...data], cachedCount: cachedCount + 1, }) [代码] [代码]articleData[代码]的结构如下: [图片] 4.3 体验优化 解决了操作卡顿,交互延迟等问题,我们还需要对动画和交互的体验进行优化,以达到类原生APP效果的体验。 在文章间上拉切换时,我们使用了[代码]<swiper>[代码]组件自带的动画效果,并通过设置[代码]duration[代码]和[代码]easing-function[代码]来优化滚动细节和动画。 当用户阅读文章到底部时,会提示下一篇文章的标题等信息,而在页面上拉时,由于下一篇文章的内容已经加载出来了,这样在滑动过程中会出现两个重复的标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通过一个占满屏幕宽高的空白[代码]<view>[代码]来将下一篇文章的内容撑出屏幕,并在滚动结束时,通过[代码]hidden="{{index !== current && index !== current + 1}}"[代码]来隐藏这个空白[代码]<view>[代码],并对这个空白[代码]<view>[代码]的高度变化增加动画,来实现下一篇文章从屏幕底部滚动到屏幕顶部的效果: [代码].fake-scroll { height: 100%; width: 100%; transition: height 0.3s cubic-bezier(0.167,0.167,0.4,1); } [代码] [图片] 而当用户想要上拉查看之前阅读过的文章时,我们需要给用户一个“下滑查看上一条”提示,所以也可以采用同上的方式,通过一个占满屏幕宽高的提示语[代码]<view>[代码]来将上一篇文章的内容撑出屏幕,并在滚动结束时,通过[代码]wx:if="{{index + 1 === current}}"[代码]来隐藏这个提示语[代码]<view>[代码],并对这个提示语[代码]<view>[代码]的透明度变化增加动画,来实现下拉时提示“下滑查看上一条”的效果: [代码].fake-previous { height: 100%; width: 100%; opacity: 0; transition: opacity 1s ease-in; } .fake-previous.show-fake-previous { opacity: 1; } [代码] 至此,这个类原生APP效果的下一条无限刷体验的需求的所有要点和细节都已实现。 记录在此,欢迎交流和讨论。 小程序demo体验请点击: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s/vIfPUomP7f9a
2019-06-25 - 前端加载优化及实践
大家都知道产品体验的重要性,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载速度,一个产品如果打开都很慢,可能也就没有后面更多的事情了。这篇文章是我最近项目中的一些加载优化总结,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内容包括: 性能指标及数据采集 性能分析方法 性能优化方法 性能优化具体实践 第一部分:性能指标及数据采集 要优化性能首先需要有一套用来评估性能的指标,这套指标应该是是可度量、可线上精确采集分析的。现在来一起看看如何选择性能指标吧。 1. 性能指标 加载的过程是一个用户的感知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的页面性能指标也是要以用户感知为中心的。下面是google定义了几个以用户感知为中心的性能指标。 1.1 以用户感知为中心的性能指标 首先确定页面视觉的变化传递给用户的感知变化关键点: 感知点 说明 发生了吗? 浏览是否成功。 有用了吗? 是否有足够的内容呈现给用户。 可用了吗? 用户是否可以和页面交互了。 好用吗? 用户和应用交互是否流畅自然。 我这里讲的是加载优化,所以第四点暂时不讨论。下面是感知点相关的性能指标。 First paint(FP) and first contentful paint(FCP) FP: Webview跳转到应用的首次渲染时间。 FCP:Webview首次渲染内容的时间:文本,图像(包括背景图像),非白色画布或SVG。这是用户第一次消费内容的时间。 Chrome支持用Paint Timing API获取这两个值: [代码] performance.getEntriesByType("paint") [代码] First meaningful paint(FMP) 首次绘制有效内容的时间,用来表明这个应用是否绘制了有效内容。比如天气应用可以看到天气了,商品列表可以看到商品了。 Time to Interactive(TTI) 应用可交互时间,这时应用渲染完成且可以响应用户输入的时间。这种情况下JS已经加载完成且主线程处于空闲状态。 Speed index 速度指标:代表填充页面内容的速度。要想降低速度指标分数,您需要让加载速度从视觉上显得更快,也就是渐进式展示。 上面指标对应的感知点如下: 感知点 说明 发生了吗? FP/FCP 有用了吗? FMP 可用了吗? TTI Speed index是个整体效果指标所以没有对应上面的任何一个,但也同时对应任何一个。 对于实际项目中我们选取指标要便于采集,下面是针对我的实际项目(APP内的单页面应用)选取的性能指标。 1.2 实际项目选取的性能指标 Webview加载时间 反应Webview性能。这样就可以更真实的知道我们应用的加载情况。 页面下载时间 反应浏览成功时间。 应用启动时间 反应应用启动完成时间,这个时候页面初始化完成,是JS首次执行完成的时间,应用所需异步请求都已经发出去了。 首次有效绘制内容时间 已经有足够的内容呈现给用户,是首屏所需重要接口返回且DOM渲染完成的时间,这个时间由程序员自行判断。 应用加载完成时间 应用完整的呈现给了用户,这个时候页面中所有资源都已经下载好,包括图片等资源。 这里我们的性能指标确定了,下面看看这些数据怎么采集吧。 2. 数据采集 performance.timing为我们提供页面加载每个过程的精确时间,如下图: [图片] 是不是很完美,这足够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加上原生APP为我们提供的点击我们应用的时间和我们自己确定的FMP才够完美。 下面是每个指标的获取方法: 公用代码部分 [代码]let performance = window.performance || window.msPerformance || window.webkitPerformance; if (performance && performance.timing) { let t = performance.timing; let navigationStart = t.navigationStart; //跳转开始时间 let enterTime = ""; //app提供的用户点击应用的时间,需要和app沟通传递方式 //... 性能指标部分 } [代码] Webview加载时间 [代码] let webviewLoaded = navigationStart - enterTime; [代码] 注意:enterTime应该是客户端ms时间戳,不是服务器时间。 页面下载时间 [代码] let pageDownLoadedTime = t.responseEnd - navigationStart; [代码] 应用启动时间 [代码]let appStartTime = t.domContentLoadedEventStart - navigationStart; [代码] 首次有效绘制内容时间 这里我们需要在有效绘制后调用 [代码]window._fmpTime = +(new Date())[代码]获取当前时间戳。 [代码]let fmpTime = window._fmpTime - navigationStart; [代码] 应用加载完成时间 [代码]let domCompleteTime = t.domComplete - navigationStart; [代码] 最后在document load以后使用上面代码就可以收集到性能数据了,然后就可以上报给后台了。 [代码]if (document.readyState == 'complete') { _report(); } else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_report, false); } [代码] 这样就封装了一个简单性能数据采集上报组件,这是非常通用的可以用在类似项目中使用只要按照标准提供enterTime和window._fmpTime就可以。 3. 数据分析 有了上面的原始数据,我们需要一些统计方法来观察性能效果和变化趋势,所以我们选取下面一些统计指标。 平均值 注意在平均值计算的时候要设置一个取值范围比如:0~10s以防脏数据污染。 平均值的趋势用折线图展示: [图片] 分布占比 可以清晰的看到用户访问时间的分布,这样你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用户是秒开的了。 分布占比可以使用折线图、堆积图、饼状图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部分:性能分析方法 上面有了性能指标和性能数据,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性能分析的一些方法,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性能到底哪里不行、为什么不行。 1. 影响性能的外部因素 分析性能最重要的一点要确定外部因素。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有人反应页面打开速度很慢,而你打开速度很快,其实可能并不是页面性能不好,只是外部因素不同而已。 所以做好性能优化不能只考虑外部因素好的情况,也要让用户能在恶劣条件(如弱网络情况)下也有满足预期的表现。下面看看影响性能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哪些。 1.1 网络 网络可以说是最影响页面性能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了,网络的主要指标有: 带宽:表示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中某一点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有bps(b/s)、Kbps(kb/s)、Mbps(mb/s)等。常说的百兆带宽100M就是100Mbps,理论下载最大速度12.5MB/s。 时延:Delay,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反应的网络畅通程度。 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是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到接收端接受到确认的总时间。我们经常用的ping命令就是用这个指标表明我们和目标主机的网络顺畅程度。比如我们要对比几个翻墙代理哪里个好,我们就可以ping一下,看看这几个代理哪个RTT低来作出选择。 [图片] 这三个主要指标中后面两个类似,在Chrome中模拟网络主要用设置带宽和网络延迟(往返时间RTT出现最小延迟)来模拟网络。我们电脑一般用的是WI-FI(百兆),那么我们模拟网络,主要模拟常见3G(1兆)、4G(10兆)网络就好,这样我们就覆盖了三个级别的网络情况了。 可以在Chrome的NetWork面板直接选取Chrome模拟好的网络,这个项目network-emulation-conditions中有默认模拟网络的速度。 [图片] 如果默认不满足,你也可以自己配置网络参数,在设置面板的Throttling。 [图片] 上面设置的3G接近100KB/s,4G 0.5MB/s。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这个值,这两个值的差异应该能很好两种不同的网络情况了。设置模拟网络只要能覆盖不同的带宽情况就好,也不用那么真实因为真实情况很复杂。网络部分就介绍完了,接着看其他因素。 1.2 用户机器性能 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一个应用在别人手机上打开速度那么快、那么流畅,为啥到我这里就不行了呢?原因很简单人家手机好,自然有更好的配置、更多的资源让程序运行的更快。 Chrome现在非常强大你可以通过performance面板来模拟cpu性能。也可以让你看到应用在低性能机器上的表现。 [图片] 1.3 用户访问次:首次访问、2次访问、发版本访问 用户访问次数也是分析性能的重要外部因素,当用户第一次访问要请求所有资源,后面在访问因为有些资源缓存了访问速度也会不同。当我们开发者又发版本,会更新部分资源,这样访问速度又会跟着变。因为缓存的效果存在,所以这三种情况要分开分析。同时也要注意我们是否要支持用户离线访问。 通过在Chrome中的Network面板中选中Disable cache就可以强制不缓存了,来模拟首次访问。 [图片] 1.4 因素对选取 上面的外部因素虽然只有3种但相乘也有不少情况,为了简化我们性能分析,要选取代表性的因素去分析我们的性能。下面是指导因素对: 网络:WIFI 3G 4G 用户访问状态:首次 2次 这样有6种情况不算特别多,也能很好反应我们应用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 2. devtools具体分析性能 通过devtools可以观察在不同外部因素下代码具体加载执行情况,这个工具是我们性能分析中最重要的工具,加载优化这里我们主要关注两个面板:Network、Performance。 先看Network面板的列表页: [图片] 这是网络请求的列表,右击表头可以增删属性列,根据自己需要作出调整。 下面我介绍网络列表中的几个重点属性: Protocol:网络协议,h2说明你的请求是http2协议的了。 Initiator:可以查到这个资源是哪里引用的。 Status:网络状态码。 Waterfall:资源加载瀑布流。 下面在看看Network面板中单个请求的详情页: [图片] 这里可以看到具体的请求情况,Timing面板是用来观察这次网络的请求时间占用的具体情况,对我们性能分析非常重要。具体每个时间段介绍可以点击Explanation。 虽然Network面板可以让我看到了网络请求的整体和单个请求的具体情况,但Network面板整体请求情况看着并不友好,而且也只有加载情况没有浏览器线程的执行情况。下面看看强大的Performance面板的吧。 [图片] 这里可以清晰看到浏览器如何加载资源如何解析html、解析css、执行js和渲染绘制的。 Performance简直太强大了,所以请你务必要掌握它的使用,这里篇幅有限,只能介绍了个大概,建议到google网站仔细学习一下。 3. Lighthouse整体分析性能 使用Lighthouse可以对应用做整体性能分析评分,并且会给我们专业的指导建议。我们可以安装Lighthouse插件或者安装Lighthouse npm包来使用它。 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到很多性能指标的分值和建议。你也可以去测试下你的应用表现。 4. 线上用户统计分析性能 虽然使用devtools和Lighthouse可以知道页面的性能情况,但我们还要观察用户的真实访问情况,这才能真实反映我们应用的性能。线上数据采集分析,第一步部分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在多说了。优化完看看自己对线上数据到底造成了什么影响。 上面介绍了性能分析的方法,可以很好帮你去分析性能,有了性能分析的基础,下面我们在来看看怎么做性能优化吧。 第三部分:性能优化方法 1. 微观:优化单次网络请求时间 在性能分析知道Network面板可以看到单次网络请求的详情 [图片] 从图可以看出请求包括:DNS时间、TCP时间、SSL时间(https)、TTFB时间(服务器处理时间)、ContentLoaded内容下载时间,所以有下面公式: [代码]requestTime = DNS + TCP + SSL+ TTFB +ContentLoaded [代码] 所以只要我们降低这里面任意一个值就可以降低单次网络请求的时间了。 2. 宏观:优化整体加载过程 加载过程的优化就是不断让第一部分的性能指标感知点提前的过程。通过关键路径优化、渐进式展示、内容效率优化手段,来优化资源调度。 2.1 加载过程 在介绍页面加载过程,先看看渲染绘制过程: [图片] Javascript:操作DOM和CSSOM。 样式计算:根据选择器应用规则并计算每个元素的最终样式。 布局:浏览器计算它要占据的空间大小及其在屏幕的位置。 绘制:绘制是填充像素的过程。 合成。由于页面的各部分可能被绘制到多层,合成是将他们按正确顺序绘制到屏幕上,正确渲染页面。 渲染其实是很复杂的过程这里只简单了解一下,想深入了解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了解了渲染绘制过程,在学习加载过程的时候就可以把它当作黑盒了,黑盒只包括渲染过程从样式计算开始,因为上面的Javascript主要是用来输入DOM、CSSOM。 浏览器加载过程: Webview加载 下载HTML 解析HTML:根据资源优先级加载资源并构建DOM树 遇到加载同步JS资源暂停DOM构建,等待CSSOM树构建 CSS返回构建CSSOM树 用已经构建的DOM、CSSOM树进行渲染绘制 JS返回执行继续构建DOM树,进行渲染绘制 当HTML中的JS执行完成,DOM树第一次完整构建完成触发:domContentLoaded 当所有异步接口返回后渲染制完成,并且外部加载完成触发:onload 注意点: CSSOM未构建好页面不会进行任何渲染 脚本在文档的何处插入,就在何处执行 脚本会阻塞DOM构建 脚本执行要等待CSSOM构建完成后执行 下面看看如何在加载过程提前感知点。 2.2 优化关键路径 把关键路径定义为:从页面请求到应用启动完成这个过程,也就是到JS执行完domContentLoaded触发的过程。 主要指标有: 关键资源: 影响应用启动完成的资源。 关键资源的数量:这个过程中加载的资源数据。 关键路径长度:关键资源请求的串行长度。 关键字节的数量:关键资源大小总和。 [图片] 上图关键资源有:html、css、3个js。关键资源数量:5个。关键字节的数量:5个资源的总大小。关键路径长度:2,html+剩余其他资源。 关键优化路径优化,就是要降低关键路径长度、关键字节的数量,在http1时代还要降低关键资源的数量,现在http2资源数不用关心。 2.3 优化内容效率 主要是关注的应用加载完成这个时间点,由首页加载完成所需的资源量决定。我们要尽量减少加载资源的大小,避免不必要加载的资源,比如做一些图片压缩懒加载尽快让应用加载完成。 主要指标有: 应用加载完成字节数:应用加载完成,所需的资源大小。 这个指标可以从Chrome上观察到,不过要剔除prefetch的资源。这个指标一般不太稳定,因为页面展示的内容不太相同,所以最好在相同内容相同情况下对比。 2.4 渐进式展示 从上面的加载过程中,可以知道渲染是多次的。那样我们可以先让用户看到一个Loading提示、先展示首屏内容。Loading主要优化的是FP/FCP这两个指标,先展示首屏主要是优化FMP。 3. 缓存:优化多次访问 缓存重点强调的是二次访问、发版访问、离线访问情况下的优化。 通过缓存有效减少二次访问、发版访问所要加载资源,甚至可以让应用支持离线访问,而且是对弱网络环境是最有效的手段,一定要善于使用缓存这是你性能优化的利器。 4. 优化手段 优化手段我归纳为5类:small(更小)、pre(更早)、delay(更晚)、concurrent(并发)、cache(缓存)。性能优化就是将这5种手段应用于上面的优化点:网络请求优化、关键路径优化、内容效率优化、多次访问优化。 5. 构建自己可动态改变的优化方法表和检查表 Checklist包括两部分,一个优化方法表,另外一个优化方法检查表。优化方法表是让我们对我们的性能优化方法有个评估和认识,优化方法检查表的好处是,可以清晰的知道你的项目用了哪些优化方法,还有哪些可以尝试做进一步优化,同时作为一个新项目的指导。 优化名:优化方法的名字。 优化介绍:对优化方法做简单的介绍。 优化点:网络请求优化、关键路径优化、内容效率优化、多次访问优化。 优化手段:small、pre、delay、concurrent、cache。 本地效果:选取合适的因素对,进行效果分析,确定预期作用大小。 线上效果:线上效果对比,确定这个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及实际作用大小。 这样我们就能大概了解了这个效果的好处。我们新引入了一种优化方法都要按这张表的方法进行操作。 优化方法表: 名称 内容 优化名 JS压缩 优化介绍 压缩JS 优化点 关键路径优化 优化手段 small 本地效果 具体本地效果对比 线上效果 线上数据效果 上面是以JS压缩为例的优化方法表。 优化方法检查表: 分类 优化点 是否使用 不适用 问题说明 small JS压缩 √ pre preload/prefetch √ 不需要 通过这张表就能看出我们使用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没使用,哪些方法不适用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应用于任何一个新项目。 第四部分:性能优化具体实践 现在就看看我在项目中的具体实践吧,项目中使用的技术栈是:Webpack3+Babel7+Vue2,下面我按照优化手段介绍: 1. small(更小) scope-hoisting scope-hoisting(作用域提升):Webpack分析出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把可以合并到一起模块合并到一起,但不造成冗余,因此只有被一个地方引用的代码可以合并到一起。这样做函数声明会变少,可以让代码更小、执行更快。 这个功能从Webpack3开始引入,依赖于ES2015模块的静态分析,所以要把Babel的preset要设置成[代码]"modules": false[代码]: [代码] ... [ "@babel/preset-env", { "modules": false ... [代码] Webpack3要引入ModuleConcatenationPlugin插件,Webpack4 product模式已经预置该插件: [代码]... new webpack.optimize.ModuleConcatenationPlugin(), ... [代码] [图片] 如上图,不压缩的JS中可以文件中看到CONCATENATED MODULE这就说明生效了。 tree-shaking 摇树:通常用于描述移除JavaScript上下文中的未引用代码,在webpack2中开始内置。依赖于ES2105模块的静态分析,所以我们使用babel同样要设置成 [代码]"modules": false[代码]。 [图片] 如上图,不压缩的JS中可以文件中看到unused harmony这就说明摇树成功了。 code-splitting(按需加载) 代码分片,将代码分离到不同的js中,进行并行加载和按需加载。 代码分片主要有两种: 按需加载:动态导入 vendor提取:业务代码和公共库分离 这里只介绍按需加载部分,动态导入Webpack提供了两个类似的技术。1. Webpack特定的动态导入require.ensure。2.ECMAScript提案[代码]import()[代码]。这里我只介绍我使用的[代码]import()[代码]这种方法。因为是推荐方法。 代码如下: Babel配置支持动态导入语法: [代码]... "@babel/plugin-syntax-dynamic-import", ... [代码] 代码中使用: [代码]... if(isDevtools()){ import(/* webpackChunkName: "devtools" */'./comm/devtools').then((devtools)=>{ let initDevtools = devtools.default; initDevtools(); }); } ... [代码] polyfill按需加载 我们代码是ES2015以上版本的要真正能在浏览器上能使用要通过babel进行编译转化,还要使用polyfill来支持新的对象方法,如:Promise、Array.from等。对于不同环境来说需要polyfill的对象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到了Babel7支持了按需加载polyfill。 下面是我项目中的配置,看完以后我会介绍一下几个关键点: [代码]module.exports = function (api) { api.cache(true); const sourceType = "unambiguous"; const presets = [ [ "@babel/preset-env", { "modules": false, "useBuiltIns": "usage", // "debug": true, "targets": { "browsers": ["Android >= 4.0", "ios >= 8"] } } ] ]; const plugins= [ "@babel/plugin-syntax-dynamic-import", "@babel/plugin-transform-strict-mode", "@babel/plugin-proposal-object-rest-spread", [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 "corejs": false, "helpers": true, "regenerator": false, "useESModules": false } ] ]; return { sourceType, presets, plugins } } [代码] @babel/preset-env preset是预置的语法转化插件的集合。原来有很多preset如:@babel/preset-es2015。直到出现了@babel/preset-env,它可以根据目标环境来动态的选择语法转化插件和polyfill,统一了preset众多的局面。 [代码]targets[代码]:是我们用来设置环境的,我的应用支持移动端所以设置了上面那样,这样就可以只加载这个环境需要的插件了。如果不设置[代码]targets[代码]通过@babel/preset-env引入的插件是 @babel/preset-es2015、@babel/preset-es2016和@babel/preset-es2017插件的集合。 [代码]"useBuiltIns": "usage"[代码]:将useBuiltIns设置为usage就会根据执行环境和代码按需加载polyfill。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和polyfill不同,@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可以在不污染全局变量的情况下,使用新的对象和方法,并且可以移除内联的Babel语法转化时候的辅助函数。 我们这里只用它来移除辅助函数,不需要它来帮我处理其他对象方法,因为我们在开发应用不是做组件不怕全局污染。 sourceType:“unambiguous” 一个文件混用了ES2015模块导入导出和CJS模块导入导出。需要设置[代码]sourceType:"unambiguous"[代码],需要让babel自己猜测类型。如果你的代码都很合规不用加这个的。 压缩:js、css js、css压缩应该最基本的了。我在项目中使用的是[代码]UglifyJsPlugin[代码]和[代码]optimize-css-assets-webpack-plugin[代码],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压缩图片 通过对图片压缩来进行内容效率优化,可以极大的提前应用加载完成时间,我在项目中做了下面两件事。 广告图片,限制大小50K以内。原来基本会上传超过100K的广告图。 项目中图片使用的[代码]img-loader[代码]对图片进行压缩。 HTTP2支持,去掉css中base64图片 先看看HTTP1.1中的问题: 同一域名浏览器做了TCP连接数的限制,如:Chrome中只能有6个。 一个TCP连接只能同时处理一个请求响应。 在看看HTTP2的优势: 二进制分帧:HTTP2的性能增强的核心在于新的二进制分帧层。帧是最小传输单位,帧组成消息,数据以消息形式发送。 多路复用:所有请求在一个连接上完成,可以支持多数据流混合传输,在接收端拼接。 头部压缩:使用HPACK对头部压缩,网络中可以传递更少的数据。 服务端推送:服务端可以主动向客户端推送资源。 有了HTTP2我们在也不用担心资源数量,不用在考虑减少请求了。像:base64图片打到css、合并js、域名分片、精灵图都不要去做了。 这里我把原来base64压缩图片从css中去除了。 2. pre(更早) preload prefetch preload:将资源加载和执行分离,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指定要强制加载的资源,比如后面css要用到一个字体文件就可以在preload中指定加载,这样提高了页面展示效果。建议把首页展示必须的资源指定到preload中。 prefetch:用来告诉浏览器我将来会用到什么资源,这样浏览器会在空闲的时候加载。比如我在列表页将详情页js设置成prefetch,这样在进入详情页的时候速度就会快很多,因为我提前加载好了。 这里我用的是来使用[代码]preload-webpack-plugin[代码]preload和prefetch的。 代码: [代码]... const PreloadWebpackPlugin = require('preload-webpack-plugin'); ... new PreloadWebpackPlugin({ rel: 'prefetch', include: ['devtools','detail','VideoPlayer'] }), ... [代码] dns-prefetch preconnect dns-prefetch:在页面中请求该域名下资源前提前进行dns解析。preconnect:比dns-prefetch更近一步连TCP和SSL都为我们处理好了。 使用注意点:1. 考虑到兼容性问题,我们对一个域名两个都设置 2. 对于应用中不一定会使用的域名我们设置dns-prefetch就好以防占用资源。 代码如下: [代码]... <link rel="preconnect" href="//game.gtimg.cn"> ...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game.gtimg.cn"> ... [代码] 3. delay(更晚) lazyload 对图片进行懒加载,我使用的是[代码]vue-lazyload[代码]。 代码如下: [代码]... import VueLazyload from 'vue-lazyload' ... Vue.use(VueLazyload, { preLoad: 1.3, error: '...', loading: '...', attempt: 1 }); ... <div class='v-fullpage' v-lazy:background-image="item.roomPic" :key="item.roomPic"></div> ... [代码] 这里的:key特别注意,如果你的列表数据是动态变化的一定要设置,否则图片是最开始一次的。 code-splitting(按需加载) code-splitting(按需加载)前面已经介绍过这里只是强调下它的delay作用,不使用的部分先不加载。 4. concurrent(并发) HTTP2 HTTP2前面已经应用在了css体积减少,这里主要强调它的多路复用。需要大家看看自己的项目是否升级到HTTP2,是否所有资源都是HTTP2的,如果不是的,需要推进升级。 code-splitting(vendor提取) vendor提取是把业务代码和公共库分离并发加载,这样有两个好处: 下次发版本这部分不用在加载(缓存的作用)。 JS并发加载:让先到并在前面的部分先编译执行,让加载和执行并发。 Webpack配置: [代码] ... entry:{ "bundle":["./src/index.js"], "vendor":["vue","vue-router","vuex","url","fastclick","axios","qs","vue-lazyload"] },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 minChunks: Infinity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manifest' }), ... [代码] 5. cache(缓存) HTTP缓存 HTTP缓存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下面介绍下HTTP缓存的重点: Last-Modified/ETag:用来让服务器判断文件是否过期。 Cache-Control:用来控制缓存行为。 max-age: 当请求头设置max-age=deta-time,如果上次请求和这次请求时间小于deta-time服务端直接返回304。当响应头设置max-age=deta-time,客户端在小于deta-time使用客户端缓存。 强制缓存:这主要把不经常变化的文件设置强制缓存,这样就不需要在发起HTTP请求了。通过设置响应头Cache-Control的max-age设置。 如果像缓存很久设置一个很大的值,如果不想缓存设置成:Cache-Control:no-cahce。 协商缓存:如果没有走强制缓存就要走协商缓存,服务器根据Last-Modified/ETag来判断文件是否变动,如果没变动就直接返回304。 这里我们做的就是让运维调整资源的强制缓存时间,前端在结合文件hash命名就可以进行资源更新了。 ServiceWorker ServiceWorker是Web应用和浏览器之间的代理服务器,可以用来拦截网络来进行资源缓存、离线体验,还可以进行推送通知和后台同步。功能非常强大,我们这里使用的是资源缓存功能,看看和HTTP缓存比有什么优势: 功能多:支持离线访问、资源缓存、推送通知、后台同步。 控制力更强:缓存操作+络拦截功能都由开发者控制,可以做出很多你想做的事情比如动态缓存。 仅HTTPS下可用,更安全。 看看我在项目中的使用: js使用HTTP缓存和ServiceWorker双重缓存在cacheid变化后依然可以缓存。 不得对service-worker.js缓存,因为我们要用这个更新应用。在Chrome中看到请求的cache-control被默认设置了no-cache。 我们项目中使是Google的Workbox,Webpack中插件是 workbox-webpack-plugin。 [代码]... const WorkboxPlugin = require('workbox-webpack-plugin'); ... new WorkboxPlugin.GenerateSW({ cacheId: 'sw-wzzs-v1', // 缓存id skipWaiting: true, clientsClaim: true, swDest: './html/service-worker.js', include: [/\.js(.*)$/,/\.css$/], importsDirectory:'./swmainfest', importWorkboxFrom: 'local', ignoreUrlParametersMatching: [/./] }), ... [代码] localStorage localStorage项目中主要做接口数据缓存。通常localStorage是没有缓存时间的我们将其封装成了有时间的缓存,并且在应用启动的时候对过期的缓存清理。 code-splitting(vendor提取) 这里在提vendor提取主要是说明它发版本时候的缓存价值,前面介绍过了。 6. 整体优化效果评价 经过上面的优化,看看效果提升吧。 主要增长点来源: 关键路径资源:698.6K降低到538.6K降低22.9% 内容效率提升:广告图由原来的基本100K以上降低到现在50K以下,页面内图片全部走强制缓存。 缓存加快多次访问速度:js+css强制缓存加ServiceWorker。 线上数据效果: 页面下载时间: 平均值下降:25.74%左右 应用启动完成时间: 平均值下降:33.45%左右 秒开占比提高:23.42%左右 应用加载完成时间: 平均值下降:48.02%左右 第六部分:总结 以上就是我在加载优化方面的一些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个人理解有限,欢迎一起讨论交流。
2019-03-11 - 浅谈前端响应式设计(一)
现实世界有很多是以响应式的方式运作的,例如我们会在收到他人的提问,然后做出响应,给出相应的回答。在开发过程中我也应用了大量的响应式设计,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能抛砖引玉。 响应式编程(Reactive Programming)和普通的编程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响应式以推(push)的方式运作,而非响应式的编程思路以拉(pull)的方式运作。例如,事件就是一个很常见的响应式编程,我们通常会这么做: [代码]button.on('click', () => { // ... }) [代码] 而非响应式方式下,就会变成这样: [代码]while (true) { if (button.clicked) { // ... } } [代码] 显然,无论在是代码的优雅度还是执行效率上,非响应式的方式都不如响应式的设计。 Event Emitter Event Emitter是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的事件实现,它很简单也很实用,我们可以利用Event Emitter实现简单的响应式设计,例如下面这个异步搜索: [代码]class Input extends Component { state = { value: '' } onChange = e => { this.props.events.emit('onChange', e.target.value) } afterChange = value => { this.setState({ value }) } componentDidMount() { this.props.events.on('onChange', this.afterChange) } componentWillUnmount() { this.props.events.off('onChange', this.afterChange) } render() { const { value } = this.state return ( <input value={value} onChange={this.onChange} /> ) } } class Search extends Component { doSearch = (value) => { ajax(/* ... */).then(list => this.setState({ list })) } componentDidMount() { this.props.events.on('onChange', this.doSearch) } componentWillUnmount() { this.props.events.off('onChange', this.doSearch) } render() { const { list } = this.state return ( <ul> {list.map(item => <li key={item.id}>{item.value}</li>)} </ul> ) } } [代码] 这里我们会发现用Event Emitter的实现有很多缺点,需要我们手动在componentWillUnmount里进行资源的释放。它的表达能力不足,例如我们在搜索的时候需要聚合多个数据源的时候: [代码]class Search extends Component { foo = '' bar = '' doSearch = () => { ajax({ foo, bar }).then(list => this.setState({ list })) } fooChange = value => { this.foo = value this.doSearch() } barChange = value => { this.bar = value this.doSearch() } componentDidMount() { this.props.events.on('fooChange', this.fooChange) this.props.events.on('barChange', this.barChange) } componentWillUnmount() { this.props.events.off('fooChange', this.fooChange) this.props.events.off('barChange', this.barChange) } render() { // ... } } [代码] 显然开发效率很低。 Redux Redux采用了一个事件流的方式实现响应式,在Redux中由于reducer必须是纯函数,因此要实现响应式的方式只有订阅中或者是在中间件中。 如果通过订阅store的方式,由于Redux不能准确拿到哪一个数据放生了变化,因此只能通过脏检查的方式。例如: [代码]function createWatcher(mapState, callback) { let previousValue = null return (store) => { store.subscribe(() => { const value = mapState(store.getState()) if (value !== previousValue) { callback(value) } previousValue = value }) } } const watcher = createWatcher(state => { // ... }, () => { // ... }) watcher(store) [代码] 这个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在数据很复杂且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会有效率上的问题;二是,如果mapState函数依赖上下文的话,就很难办了。在react-redux中,connect函数中mapStateToProps的第二个参数是props,可以通过上层组件传入props来获得需要的上下文,但是这样监听者就变成了React的组件,会随着组件的挂载和卸载被创建和销毁,如果我们希望这个响应式和组件无关的话就有问题了。 另一种方式就是在中间件中监听数据变化。得益于Redux的设计,我们通过监听特定的事件(Action)就可以得到对应的数据变化。 [代码]const search = () => (dispatch, getState) => { // ... } const middleware = ({ dispatch }) => next => action => { switch action.type { case 'FOO_CHANGE': case 'BAR_CHANGE': { const nextState = next(action) // 在本次dispatch完成以后再去进行新的dispatch setTimeout(() => dispatch(search()), 0) return nextState } default: return next(action) } } [代码] 这个方法能解决大多数的问题,但是在Redux中,中间件和reducer实际上隐式订阅了所有的事件(Action),这显然是有些不合理的,虽然在没有性能问题的前提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面向对象的响应式 ECMASCRIPT 5.1引入了getter和setter,我们可以通过getter和setter实现一种响应式。 [代码]class Model { _foo = '' get foo() { return this._foo } set foo(value) { this._foo = value this.search() } search() { // ... } } // 当然如果没有getter和setter的话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 class Model { foo = '' getFoo() { return this.foo } setFoo(value) { this.foo = value this.search() } search() { // ... } } [代码] Mobx和Vue就使用了这样的方式实现响应式。当然,如果不考虑兼容性的话我们还可以使用Proxy。 当我们需要响应若干个值然后得到一个新值的话,在Mobx中我们可以这么做: [代码]class Model { @observable hour = '00' @observable minute = '00' @computed get time() { return `${this.hour}:${this.minute}` } } [代码] Mobx会在运行时收集time依赖了哪些值,并在这些值发生改变(触发setter)的时候重新计算time的值,显然要比EventEmitter的做法方便高效得多,相对Redux的middleware更直观。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缺点,基于getter的computed属性只能描述y = f(x)的情形,但是现实中很多情况f是一个异步函数,那么就会变成y = await f(x),对于这种情形getter就无法描述了。 对于这种情形,我们可以通过Mobx提供的autorun来实现: [代码]class Model { @observable keyword = '' @observable searchResult = [] constructor() { autorun(() => { // ajax ... }) } } [代码] 由于运行时的依赖收集过程完全是隐式的,这里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收集到意外的依赖: [代码]class Model { @observable loading = false @observable keyword = '' @observable searchResult = [] constructor() { autorun(() => { if (this.loading) { return } // ajax ... }) } } [代码] 显然这里loading不应该被搜索的autorun收集到,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就会多出一些额外的代码,而多余的代码容易带来犯错的机会。 或者,我们也可以手动指定需要的字段,但是这种方式就不得不多出一些额外的操作: [代码]class Model { @observable loading = false @observable keyword = '' @observable searchResult = [] disposers = [] fetch = () => { // ... } dispose() { this.disposers.forEach(disposer => disposer()) } constructor() { this.disposers.push( observe(this, 'loading', this.fetch), observe(this, 'keyword', this.fetch) ) } } class FooComponent extends Component { this.mode = new Model() componentWillUnmount() { this.state.model.dispose() } // ... } [代码] 而当我们需要对时间轴做一些描述时,Mobx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例如需要延迟5秒再进行搜索。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Observable处理异步事件的实践。
2019-03-07 - 【微信小程序】性能优化
为什么要做性能优化? 一切性能优化都是为了体验优化 1. 使用小程序时,是否会经常遇到如下问题? 打开是一直白屏 打开是loading态,转好几圈 我的页面点了怎么跳转这么慢? 我的列表怎么越滑越卡? 2. 我们优化的方向有哪些? 启动加载性能 渲染性能 3. 启动加载性能 1. 首次加载 你是否见过小程序首次加载时是这样的图? [图片] 这张图中的三种状态对应的都是什么呢? 小程序启动时,微信会为小程序展示一个固定的启动界面,界面内包含小程序的图标、名称和加载提示图标。此时,微信会在背后完成几项工作:[代码]下载小程序代码包[代码]、[代码]加载小程序代码包[代码]、[代码]初始化小程序首页[代码]。下载到的小程序代码包不是小程序的源代码,而是编译、压缩、打包之后的代码包。 2. 加载顺序 小程序加载的顺序是如何? 微信会在小程序启动前为小程序准备好通用的运行环境。这个运行环境包括几个供小程序使用的线程,并在其中完成小程序基础库的初始化,预先执行通用逻辑,尽可能做好小程序的启动准备。这样可以显著减少小程序的启动时间。 [图片] 通过2,我们知道了,问题1中第一张图是[代码]资源准备[代码](代码包下载);第二张图是[代码]业务代码的注入以及落地页首次渲染[代码];第三张图是[代码]落地页数据请求时的loading态[代码](部分小程序存在) 3. 控制包大小 提升体验最直接的方法是控制小程序包的大小,这是最显而易见的 勾选开发者工具中“上传代码时,压缩代码”选项; 及时清理无用的代码和资源文件(包括无用的日志代码) 减少资源包中的图片等资源的数量和大小(理论上除了小icon,其他图片资源从网络下载),图片资源压缩率有限 从开发者的角度看,控制代码包大小有助于减少小程序的启动时间。对低于1MB的代码包,其下载时间可以控制在929ms(iOS)、1500ms(Android)内。 4. 采用分包加载机制 根据业务场景,将用户访问率高的页面放在主包里,将访问率低的页面放入子包里,按需加载; [图片] 使用分包时需要注意代码和资源文件目录的划分。启动时需要访问的页面及其依赖的资源文件应放在主包中。 5 采用分包预加载技术 在4的基础上,当用户点击到子包的目录时,还是有一个代码包下载的过程,这会感觉到明显的卡顿,所以子包也不建议拆的太大,当然我们可以采用子包预加载技术,并不需要等到用户点击到子包页面后在下载子包,而是可以根据后期数据,做子包预加载,将用户在当先页可能点击的子包页面先加载,当用户点击后直接跳转; [图片] 这种基于配置的子包预加载技术,是可以根据用户网络类型来判断的,当用户处于网络条件好时才预加载;是灵活可控的 6. 采用独立分包技术 目前很多小程序[代码]主包+子包[代码](2M+6M)的方式,但是在做很多运营活动时,我们会发现活动(红包)是在子包里,但是运营、产品投放的落地页链接是子包链接,这是的用户在直达落地时,必须先下载主包内容(一般比较大),在下载子包内容(相对主包,较小),这使得在用户停留时间比较短的小程序场景中,用户体验不是很好,而且浪费了很大部分流量; [图片] 可以采用独立分包技术,区别于子包,和主包之间是无关的,在功能比较独立的子包里,使用户只需下载分包资源; 7. 首屏加载的优化建议 7.1 提前请求 异步请求可以在页面onLoad就加载,不需要等页面ready后在异步请求数据;当然,如果能在前置页面点击跳转时预请求当前页的核心异步请求,效果会更好; 7.2 利用缓存 利用storage API, 对变动频率比较低的异步数据进行缓存,二次启动时,先利用缓存数据进行初始化渲染,然后后台进行异步数据的更新,这不仅优化了性能,在无网环境下,用户也能很顺畅的使用到关键服务; 7.3 避免白屏 可以在前置页面将一些有用的字段带到当前页,进行首次渲染(列表页的某些数据–> 详情页),没有数据的模块可以进行骨架屏的占位,使用户不会等待的很焦虑,甚至走了; 7.4 及时反馈 及时的对需要用户等待的交互操作进行反馈,避免用户以为小程序卡了,无响应 渲染性能优化 1. 小程序渲染原理 双线程下的界面渲染,小程序的逻辑层和渲染层是分开的两个线程。在渲染层,宿主环境会把WXML转化成对应的JS对象,在逻辑层发生数据变更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宿主环境提供的setData方法把数据从逻辑层传递到渲染层,再经过对比前后差异,把差异应用在原来的Dom树上,渲染出正确的UI界面。 [图片] 分析这个流程不难得知:页面初始化的时间大致由页面初始数据通信时间和初始渲染时间两部分构成。其中,数据通信的时间指数据从逻辑层开始组织数据到视图层完全接收完毕的时间,数据量小于64KB时总时长可以控制在30ms内。传输时间与数据量大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传输过大的数据将使这一时间显著增加。因而减少传输数据量是降低数据传输时间的有效方式。 [图片] 2. 避免使用不当setData 在数据传输时,逻辑层会执行一次[代码]JSON.stringify[代码]来去除掉[代码]setData[代码]数据中不可传输的部分,之后将数据发送给视图层。同时,逻辑层还会将[代码]setData[代码]所设置的数据字段与[代码]data[代码]合并,使开发者可以用[代码]this.data[代码]读取到变更后的数据。因此,为了提升数据更新的性能,开发者在执行[代码]setData[代码]调用时,最好遵循以下原则: 2.1 不要过于频繁调用setData,应考虑将多次setData合并成一次setData调用; [图片] 2.2 数据通信的性能与数据量正相关,因而如果有一些数据字段不在界面中展示且数据结构比较复杂或包含长字符串,则不应使用[代码]setData[代码]来设置这些数据; [图片] 2.3 与界面渲染无关的数据最好不要设置在data中,可以考虑设置在page对象的其他字段下 [图片] 提升数据更新性能方式的代码示例 [代码]Page({ onShow: function() { // 不要频繁调用setData this.setData({ a: 1 }) this.setData({ b: 2 }) // 绝大多数时候可优化为 this.setData({ a: 1, b: 2 }) // 不要设置不在界面渲染时使用的数据,并将界面无关的数据放在data外 this.setData({ myData: { a: '这个字符串在WXML中用到了', b: '这个字符串未在WXML中用到,而且它很长…………………………' } }) // 可以优化为 this.setData({ 'myData.a': '这个字符串在WXML中用到了' }) this._myData = { b: '这个字符串未在WXML中用到,而且它很长…………………………' } } }) [代码] 利用setData进行列表局部刷新 在一个列表中,有[代码]n[代码]条数据,采用上拉加载更多的方式,假如这个时候想对其中某一个数据进行点赞操作,还能及时看到点赞的效果 解决方法 1、可以采用setData全局刷新,点赞完成之后,重新获取数据,再次进行全局重新渲染,这样做的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用户体验极其不好,当用户刷量100多条数据后,重新渲染量大会出现空白期(没有渲染过来) 2、说到重点了,就是利用[代码]setData[代码]局部刷新 [代码]> a.将点赞的`id`传过去,知道点的是那一条数据, 将点赞的`id`传过去,知道点的是那一条数据 [代码] [代码]<view wx:if="{{!item.status}}" class="btn" data-id="{{index}}" bindtap="couponTap">立即领取</view> [代码] [代码]> b.重新获取数据,查找相对应id的那条数据的下标(`index`是不会改变的) > c.用setData进行局部刷新 [代码] [代码]this.setData({ list[index] = newList[index] }) [代码] 其实这个小操作对刚刚接触到微信小程序的人来说应该是不容易发现的,不理解setData还有这样的写法。 2.4 切勿在后台页面进行setData 在一些页面会进行一些操作,而到页面跳转后,代码逻辑还在执行,此时多个[代码]webview[代码]是共享一个js进程;后台的[代码]setData[代码]操作会抢占前台页面的渲染资源; [图片] [图片] 3. 用户事件使用不当 视图层将事件反馈给逻辑层时,同样需要一个通信过程,通信的方向是从视图层到逻辑层。因为这个通信过程是异步的,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延迟时间同样与传输的数据量正相关,数据量小于64KB时在30ms内。降低延迟时间的方法主要有两个。 1.去掉不必要的事件绑定(WXML中的[代码]bind[代码]和[代码]catch[代码]),从而减少通信的数据量和次数; 2.事件绑定时需要传输[代码]target[代码]和[代码]currentTarget[代码]的[代码]dataset[代码],因而不要在节点的[代码]data[代码]前缀属性中放置过大的数据。 [图片] 4. 视图层渲染原理 4.1首次渲染 初始渲染发生在页面刚刚创建时。初始渲染时,将初始数据套用在对应的WXML片段上生成节点树。节点树也就是在开发者工具WXML面板中看到的页面树结构,它包含页面内所有组件节点的名称、属性值和事件回调函数等信息。最后根据节点树包含的各个节点,在界面上依次创建出各个组件。 [图片] 在这整个流程中,时间开销大体上与节点树中节点的总量成正比例关系。因而减少WXML中节点的数量可以有效降低初始渲染和重渲染的时间开销,提升渲染性能。 简化WXML代码的例子 [代码]<view data-my-data="{{myData}}"> <!-- 这个 view 和下一行的 view 可以合并 --> <view class="my-class" data-my-data="{{myData}}" bindtap="onTap"> <text> <!-- 这个 text 通常是没必要的 --> {{myText}} </text> </view> </view> <!-- 可以简化为 --> <view class="my-class" data-my-data="{{myData}}" bindtap="onTap"> {{myText}} </view> [代码] 4.2 重渲染 初始渲染完毕后,视图层可以多次应用[代码]setData[代码]的数据。每次应用[代码]setData[代码]数据时,都会执行重渲染来更新界面。初始渲染中得到的data和当前节点树会保留下来用于重渲染。每次重渲染时,将[代码]data[代码]和[代码]setData[代码]数据套用在WXML片段上,得到一个新节点树。然后将新节点树与当前节点树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得到哪些节点的哪些属性需要更新、哪些节点需要添加或移除。最后,将[代码]setData[代码]数据合并到[代码]data[代码]中,并用新节点树替换旧节点树,用于下一次重渲染。 [图片] 在进行当前节点树与新节点树的比较时,会着重比较[代码]setData[代码]数据影响到的节点属性。因而,去掉不必要设置的数据、减少[代码]setData[代码]的数据量也有助于提升这一个步骤的性能。 5. 使用自定义组件 自定义组件的更新只在组件内部进行,不受页面其他不能分内容的影响;比如一些运营活动的定时模块可以单独抽出来,做成一个定时组件,定时组件的更新并不会影响页面上其他元素的更新;各个组件也将具有各自独立的逻辑空间。每个组件都分别拥有自己的独立的数据、setData调用。 [图片] 6. 避免不当的使用onPageScroll 每一次事件监听都是一次视图到逻辑的通信过程,所以只在必要的时候监听pageSrcoll [图片] 总结 小程序启动加载性能 控制代码包的大小 分包加载 首屏体验(预请求,利用缓存,避免白屏,及时反馈 小程序渲染性能 避免不当的使用setData 合理利用事件通信 避免不当的使用onPageScroll 优化视图节点 使用自定义组件
2019-03-07 - 如何写出一手好的小程序之多端架构篇
本文大致需要 14m+ 的阅读时间。 简述小程序的通信体系 为了大家能更好的开发出一些高质量、高性能的小程序,这里带大家理解一下小程序在不同端上架构体系的区分,更好的让大家理解小程序一些特有的代码写作方式。 整个小程序开发生态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 桌面 nwjs 的微信开发者工具(PC 端) 移动 APP 的正式运行环境 一开始的考虑是使用双线程模型来解决安全和可控性问题。不过,随着开发的复杂度提升,原有的双线程通信耗时对于一些高性能的小程序来说,变得有些不可接受。也就是每次更新 UI 都是通过 webview 来手动调用 API 实现更新。原始的基础架构,可以参考官方图: [图片] 不过上面那张图其实有点误导行为,因为,webview 渲染执行在手机端上其实是内核来操作的,webview 只是内核暴露的一下 DOM/BOM 接口而已。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性能突破点就是,JSCore 能否通过 Native 层直接拿到内核的相关接口?答案是可以的,所以上面那种图其实可以简单的再进行一下相关划分,新的如图所示: [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内核改改,然后将规范的 webview 接口,选择性的抽一份给 JsCore 调用。但是,有个限制是 Android 端比较自由,通过 V8 提供 plugin 机制可以这么做,而 IOS 上,苹果爸爸是不允许的,除非你用的是 IOS 原生组件,这样的话就会扯到同层渲染这个逻辑。其实他们的底层内容都是一致的。 后面为了大家能更好理解在小程序具体开发过程中,手机端调试和在开发者工具调试的大致区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两者各自的执行逻辑。 tl;dr 开发者工具 通信体系 (只能采用双向通信) 即,所有指令都是通过 appservice <=> nwjs 中间层 <=> webview Native 端运行的通信体系: 小程序基础通信:双向通信-- ( core <=> webview <=> intermedia <=> appservice ) 高阶组件通信:单向通信体系 ( appservice <= android/Swift => core) JSCore 具体执行 appservice 的逻辑内容 开发者工具的通信模式 一开始考虑到安全可控的原因使用的是双线程模型,简单来说你的所有 JS 执行都是在 JSCore 中完成的,无论是绑定的事件、属性、DOM操作等,都是。 开发者工具,主要是运行在 PC 端,它内部是使用 nwjs 来做,不过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里,直接按照 nwjs 的大致技术来讲。开发者工具使用的架构是 基于 nwjs 来管理一个 webviewPool,通过 webviewPool 中,实现 appservice_webview 和 content_webview。 所以在小程序上的一些性能难点,开发者工具上并不会构成很大的问题。比如说,不会有 canvas 元素上不能放置 div,video 元素不能设置自定义控件等。整个架构如图: [图片] 当你打开开发者工具时,你第一眼看见的其实是 appservice_webview 中的 [代码]Console[代码] 内容。 [图片] content_webview 对外其实没必要暴露出来,因为里面执行的小程序底层的基础库和 开发者实际写的代码关系不大。大家理解的话,可以就把显示的 WXML 假想为 content_webview。 [图片] 当你在实际预览页面执行逻辑时,都是通过 content_webview 把对应触发的信令事件传递给 service_webview。因为是双线程通信,这里只要涉及到 DOM 事件处理或者其他数据通信的都是异步的,这点在写代码的时候,其实非常重要。 如果在开发时,需要什么困难,欢迎联系:开发者专区 | 微信开放社区 IOS/Android 协议分析 前面简单了解了开发者工具上,小程序模拟的架构。而实际运行到手机上,里面的架构设计可能又会有所不同。主要的原因有: IOS 和 Android 对于 webview 的渲染逻辑不同 手机上性能瓶颈,JS 原始不适合高性能计算 video 等特殊元素上不能被其他 div 覆盖 … 一开始做小程序的双线程架构和开发者工具比较类似,content_webview 控制页面渲染,appservice 在手机上使用 JSCore 来进行执行。它的默认架构图其实就是这个: [图片] 但是,随着用户量的满满增多,对小程序的期望也就越高: 小程序的性能是被狗吃了么? 小程序打开速度能快一点么? 小程序的包大小为什么这么小? … 这些,我们都知道,所以都在慢慢一点一点的优化。考虑到原生 webview 的渲染性能很差,组内大神 rex 提出了使用同层渲染来解决性能问题。这个办法,不仅搞定了 video 上不能覆盖其他元素,也提高了一下组件渲染的性能。 开发者在手机上具体开发时,对于某些 高阶组件,像 video、canvas 之类的,需要注意它们的通信架构和上面的双线程通信来说,有了一些本质上的区别。为了性能,这里底层使用的是原生组件来进行渲染。这里的通信成本其实就回归到 native 和 appservice 的通信。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 appservice 和 native 的关系,这里顺便简单介绍一下 JSCore 的相关执行方法。 JSCore 深入浅出 在 IOS 和 Android 上,都提供了 JSCore 这项工程技术,目的是为了独立运行 JS 代码,而且还提供了 JSCore 和 Native 通信的接口。这就意味着,通过 Native 调起一个 JSCore,可以很好的实现 Native 逻辑代码的日常变更,而不需要过分的依靠发版本来解决对应的问题,其实如果不是特别严谨,也可以直接说是一种 "热更新" 机制。 在 Android 和 IOS 平台都提供了各自运行的 JSCore,在国内大环境下运行的工程库为: Anroid: 国内平台较为分裂,不过由于其使用的都是 Google 的 Android 平台,所以,大部分都是基于 chromium 内核基础上,加上中间层来实现的。在腾讯内部通常使用的是 V8 JSCore。 IOS: 在 IOS 平台上,由于是一整个生态闭源,在使用时,只能是基于系统内嵌的 webkit 引擎来执行,提供 webkit-JavaScriptCore 来完成。 这里我们主要以具有官方文档的 webkit-JavaScriptCore 来进行讲解。 JSCore 核心基础 普遍意义上的 JSCore 执行架构可以分为三部分 JSVirtualMachine、JSContext、JSValue。由这三者构成了 JSCore 的执行内容。具体解释参考如下: JSVirtualMachine: 它通过实例化一个 VM 环境来执行 js 代码,如果你有多个 js 需要执行,就需要实例化多个 VM。并且需要注意这几个 VM 之间是不能相互交互的,因为容易出现 GC 问题。 JSContext: jsContext 是 js代码执行的上下文对象,相当于一个 webview 中的 window 对象。在同一个 VM 中,你可以传递不同的 Context。 JSValue: 和 WASM 类似,JsValue 主要就是为了解决 JS 数据类型和 swift 数据类型之间的相互映射。也就是说任何挂载在 jsContext 的内容都是 JSValue 类型,swift 在内部自动实现了和 JS 之间的类型转换。 大体内容可以参考这张架构图: [图片] 当然,除了正常的执行逻辑的上述是三个架构体外,还有提供接口协议的类架构。 JSExport: 它 是 JSCore 里面,用来暴露 native 接口的一个 protocol。简单来说,它会直接将 native 的相关属性和方法,直接转换成 prototype object 上的方法和属性。 简单执行 JS 脚本 使用 JSCore 可以在一个上下文环境中执行 JS 代码。首先你需要导入 JSCore: [代码]import JavaScriptCore //记得导入JavaScriptCore [代码] 然后利用 Context 挂载的 evaluateScript 方法,像 new Function(xxx) 一样传递字符串进行执行。 [代码]let contet:JSContext = JSContext() // 实例化 JSContext context.evaluateScript("function combine(firstName, lastName) { return firstName + lastName; }") let name = context.evaluateScript("combine('villain', 'hr')") print(name) //villainhr // 在 swift 中获取 JS 中定义的方法 let combine = context.objectForKeyedSubscript("combine") // 传入参数调用: // 因为 function 传入参数实际上就是一个 arguemnts[fake Array],在 swift 中就需要写成 Array 的形式 let name2 = combine.callWithArguments(["jimmy","tian"]).toString() print(name2) // jimmytian [代码] 如果你想执行一个本地打进去 JS 文件的话,则需要在 swift 里面解析出 JS 文件的路径,并转换为 String 对象。这里可以直接使用 swift 提供的系统接口,Bundle 和 String 对象来对文件进行转换。 [代码]lazy var context: JSContext? = { let context = JSContext() // 1 guard let commonJSPath = Bundle.main.path(forResource: "common", ofType: "js") else { // 利用 Bundle 加载本地 js 文件内容 print("Unable to read resource files.") return nil } // 2 do { let common = try String(contentsOfFile: commonJSPath, encoding: String.Encoding.utf8) // 读取文件 _ = context?.evaluateScript(common) // 使用 evaluate 直接执行 JS 文件 } catch (let error) { print("Error while processing script file: \(error)") } return context }() [代码] JSExport 接口的暴露 JSExport 是 JSCore 里面,用来暴露 native 接口的一个 protocol,能够使 JS 代码直接调用 native 的接口。简单来说,它会直接将 native 的相关属性和方法,直接转换成 prototype object 上的方法和属性。 那在 JS 代码中,如何执行 Swift 的代码呢?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使用 JSExport 的方式来实现 class 的传递。通过 JSExport 生成的 class,实际上就是在 JSContext 里面传递一个全局变量(变量名和 swift 定义的一致)。这个全局变量其实就是一个原型 prototype。而 swift 其实就是通过 context?.setObject(xxx) API ,来给 JSContext 导入一个全局的 Object 接口对象。 那应该如何使用该 JSExport 协议呢? 首先定义需要 export 的 protocol,比如,这里我们直接定义一个分享协议接口: [代码]@objc protocol WXShareProtocol: JSExport { // js调用App的微信分享功能 演示字典参数的使用 func wxShare(callback:(share)->Void) // setShareInfo func wxSetShareMsg(dict: [String: AnyObject]) // 调用系统的 alert 内容 func showAlert(title: String,msg:String) } [代码] 在 protocol 中定义的都是 public 方法,需要暴露给 JS 代码直接使用的,没有在 protocol 里面声明的都算是 私有 属性。接着我们定义一下具体 WXShareInface 的实现: [代码]@objc class WXShareInterface: NSObject, WXShareProtocol { weak var 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weak var jsContext: JSContext? var shareObj:[String:AnyObject] func wxShare(_ succ:()->{}) { // 调起微信分享逻辑 //... // 成功分享回调 succ() } func setShareMsg(dict:[String:AnyObject]){ self.shareObj = ["name":dict.name,"msg":dict.msg] // ... } func showAlert(title: String, message: String) { let alert = AlertController(title: title, message: message, preferredStyle: .Alert) // 设置 alert 类型 alert.addAction(AlertAction(title: "确定", style: .Default, handler: nil)) // 弹出消息 self.controller?.presentViewController(alert, animated: true, completion: nil) } // 当用户内容改变时,触发 JS 中的 userInfoChange 方法。 // 该方法是,swift 中私有的,不会保留给 JSExport func userChange(userInfo:[String:AnyObject]) { let jsHandlerFunc = self.jsContext?.objectForKeyedSubscript("\(userInfoChange)") let dict = ["name": userInfo.name, "age": userInfo.age] jsHandlerFunc?.callWithArguments([dict]) } } [代码] 类是已经定义好了,但是我们需要将当前的类和 JSContext 进行绑定。具体步骤是将当前的 Class 转换为 Object 类型注入到 JSContext 中。 [代码]lazy var context: JSContext? = { let context = JSContext() let shareModel = WXShareInterface() do { // 注入 WXShare Class 对象,之后在 JSContext 就可以直接通过 window.WXShare 调用 swift 里面的对象 context?.setObject(shareModel, forKeyedSubscript: "WXShare" as (NSCopying & NSObjectProtocol)!) } catch (let error) { print("Error while processing script file: \(error)") } return context }() [代码] 这样就完成了将 swift 类注入到 JSContext 的步骤,余下的只是调用问题。这里主要考虑到你 JS 执行的位置。比如,你可以直接通过 JSCore 执行 JS,或者直接将 JSContext 和 webview 的 Context 绑定在一起。 直接本地执行 JS 的话,我们需要先加载本地的 js 文件,然后执行。现在本地有一个 share.js 文件: [代码]// share.js 文件 WXShare.setShareMsg({ name:"villainhr", msg:"Learn how to interact with JS in swift" }); WXShare.wxShare(()=>{ console.log("the sharing action has done"); }) [代码] 然后,我们需要像之前一样加载它并执行: [代码]// swift native 代码 // swift 代码 func init(){ guard let shareJSPath = Bundle.main.path(forResource:"common",ofType:"js") else{ return } do{ // 加载当前 shareJS 并使用 JSCore 解析执行 let shareJS = try String(contentsOfFile: shareJSPath, encoding: String.Encoding.utf8) self.context?.evaluateScript(shareJS) } catch(let error){ print(error) } } [代码] 如果你想直接将当前的 WXShareInterface 绑定到 Webview Context 中的话,前面实例的 Context 就需要直接修改为 webview 的 Context。对于 UIWebview 可以直接获得当前 webview 的Context,但是 WKWebview 已经没有了直接获取 context 的接口,wkwebview 更推崇使用前文的 scriptMessageHandler 来做 jsbridge。当然,获取 wkwebview 中的 context 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通过 KVO 的 trick 方式来拿到。 [代码]// 在 webview 加载完成时,注入相关的接口 func webViewDidFinishLoad(webView: UIWebView) { // 加载当前 View 中的 JSContext self.jsContext = webView.valueForKeyPath("documentView.webView.mainFrame.javaScriptContext") as! JSContext let model = WXShareInterface() model.controller = self model.jsContext = self.jsContext // 将 webview 的 jsContext 和 Interface 绑定 self.jsContext.setObject(model, forKeyedSubscript: "WXShare") // 打开远程 URL 网页 // guard let url = URL(string: "https://www.villainhr.com") else { // return //} // 如果没有加载远程 URL,可以直接加载 // let request = URLRequest(url: url) // webView.load(request) // 在 jsContext 中直接以 html 的形式解析 js 代码 // let url = NSBundle.mainBundle().URLForResource("demo", withExtension: "html") // self.jsContext.evaluateScript(try? String(contentsOfURL: url!, encoding: NSUTF8StringEncoding)) // 监听当前 jsContext 的异常 self.jsContext.exceptionHandler = { (context, exception) in print("exception:", exception) } } [代码] 然后,我们可以直接通过上面的 share.js 调用 native 的接口。 原生组件的通信 JSCore 实际上就是在 native 的一个线程中执行,它里面没有 DOM、BOM 等接口,它的执行和 nodeJS 的环境比较类似。简单来说,它就是 ECMAJavaScript 的解析器,不涉及任何环境。 在 JSCore 中,和原生组件的通信其实也就是 native 中两个线程之间的通信。对于一些高性能组件来说,这个通信时延已经减少很多了。 那两个之间通信,是传递什么呢? 就是 事件,DOM 操作等。在同层渲染中,这些信息其实都是内核在管理。所以,这里的通信架构其实就变为: [图片] Native Layer 在 Native 中,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能够在内核中设置 proxy,能很好的捕获用户在 UI 界面上触发的事件,这里由于涉及太深的原生知识,我就不过多介绍了。简单来说就是,用户的一些 touch 事件,可以直接通过 内核暴露的接口,在 Native Layer 中触发对应的事件。这里,我们可以大致理解内核和 Native Layer 之间的关系,但是实际渲染的 webview 和内核有是什么关系呢? 在实际渲染的 webview 中,里面的内容其实是小程序的基础库 JS 和 HTML/CSS 文件。内核通过执行这些文件,会在内部自己维护一个渲染树,这个渲染树,其实和 webview 中 HTML 内容一一对应。上面也说过,Native Layer 也可以和内核进行交互,但这里就会存在一个 线程不安全的现象,有两个线程同时操作一个内核,很可能会造成泄露。所以,这里 Native Layer 也有一些限制,即,它不能直接操作页面的渲染树,只能在已有的渲染树上去做节点类型的替换。 最后总结 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更加了解一下小程序架构模式在开发者工具和手机端上的不同,更好的开发出一些高性能、优质的小程序应用。这也是小程序中心一直在做的事情。最后,总结一下前面将的几个重要的点: 开发者工具只有双线程架构,通过 appservice_webview 和 content_webview 的通信,实现小程序手机端的模拟。 手机端上,会根据组件性能要求的不能对应优化使用不同的通信架构。 正常 div 渲染,使用 JSCore 和 webview 的双线程通信 video/map/canvas 等高阶组件,通常是利用内核的接口,实现同层渲染。通信模式就直接简化为 内核 <=> Native <=> appservice。(速度贼快) 参考: 教程 | 《小程序开发指南》
2019-02-19 - 从源码看微信小程序启动过程
一、写作背景 接触小程序一年多,真实体验就是小程序开发门槛相对而言确实比较低。不过小程序的开发方式,一直是开发者吐槽的,如习惯了 Vue,React 开发的开发者经常会吐槽小程序一个 Page 必须由多个文件组成,组件化支持不完善或者说不能非常愉快的开发组件。在以前小项目中没太大感觉,从加入有赞,参与有赞微商城小程序的开发,是真切的体会到对于大型小程序项目开发的复杂性。 有赞从微信小程序内测就开始开发小程序,在不支持自定义组件的时代,只能通过 import 的形式拆分模块或实现组件。在业务复杂的页面,可能会 import 非常多的模块,而相应的 wxss 也需要 import 样式,除了操作繁琐,有时候也难免遗漏。 作为开发者,我们当然希望可以让工作更简单,更愉快,也希望改善我们的开发方式。所以希望能够更了解微信小程序框架,减少不必要的试错,于是有了一次对小程序框架的 debug 之旅。(基础库 1.9.93) 通过三周空余时间的 debug,也算对小程序框架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达到了最初的目的;对小程序启动,实例,运行等有了真切的体会。这篇文章记录了小程序框架的基本代码结构,启动流程,以及程序实例化过程。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把我看到的分享给对小程序感兴趣或者正在开发小程序的读者,主要解答“框架对传入的对象等到底做了什么”。 二、从启动流程一窥小程序框架细节 在开发者工具中使用 help() 方法,可以查看一些指令和方法。使用其中的 openVendor 方法可以打开微信开发者工具在小程序框架所在目录。其中以包括以基础库命名的目录和其他帮助文件,如其中有两个工具 wcc,wcsc。wcc 可把 wxml 转换为对应的 JS 函数 —— $gwx(path, global),wcsc 可将 wxss 转换为 css。而基础库目录包括 WAService.js 和 WAWebview.js 文件。小程序框架在开发者工具中以 WAService.js 命名(WAWebview.js 不知其作用,听说在真机环境使用该文件)。 在开发中工具命令行使用 document.head 可以查看到小程序的启动流程大致如下: [图片] 以小节的方式分别介绍这些流程,小程序是如何处理的(小节编号与图中编号相同)。 1、初始化全局变量 下图是小程序启动是初始化的一些全局的变量: [图片] 那些使用“__”开头,未在文档中提及可使用变量是不建议使用的,wxAppCode 在开发者工具中分为两类值,json 类型和 wxml 类型。以 .json 结尾的,其 key 值为开发者代码中对应的 json 文件的内容,.wxml 结尾的,其 key 值为通过调用 $gwx(’./pages/example/index.wxml’) 将得到一个可执行函数,通过调用这个函数可得到一个标识节点关系的 JSON 树。 [图片] 2、加载框架(WAService.js) 使用工具对 WAService.js 进行格式化后进行 debug。可以发现小程序框架大致由: WeixinJSBridge、 NativeBuffer、 wxConsole、 WeixinWorker、 JavaScript兼容(这部分为猜测)、 Reporter、 wx、 exparser、 virtualDOM、 appServiceEngine 几部分组成。 其中除了 wx 和 WeixinJSBridge 这两个基础 API 集合, exparser, virtualDOM, appServiceEngine 这三部分作为框架的核心, appServiceEngine 提供了框架最基本的接口如 App,Page,Component; exparser 提供了框架底层的能力,如实例化组件,数据变化监听,view 层与逻辑层的交互等;而 virtualDOM 则起着链接 appServiceEngine 和 exparser 的作用,如对开发者传入 Page 方法的对象进行格式化再传入 exparser 的对应方法处理。 框架对外暴露了以下API:Behavior,App,Page,Component,getApp,getCurrentPages,definePlugin,requirePlugin,wx。 3、业务代码的加载 在小程序中,开发者的 JavaScript 代码会被打包为 [代码]define('xxx.js', function(require, module, exports, window, document, frames, self, location, navigator, localStorage, history, Caches, screen, alert, confirm, prompt, fetch, XMLHttpRequest, WebSocket, webkit, WeixinJSCore, Reporter, print, WeixinJSBridge) { 'use strict'; // your code }) [代码] 这里的 define 是在框架中定义的方法,在框架中提供了两个方法:require 和 define 用来定义和使用业务代码。其方式有些像 AMD 规范接口,通过 define 定义一个模块,使用 require 来应用一个模块。但是也有很大区别,首先 define 限制了模块可使用的其他模块,如 window,document;其次 require 在使用模块时只会传入 require 和 module,也就是说参数中的其他模块在定义的模块中都是 undefined,这也是不能在开发者工具中获取一些浏览器环境对象的原因。 在小程序中,JavaScript 代码的加载方式和在浏览器中也有些不同,其加载顺序是首先加载项目中其他 js 文件(非注册程序和注册页面的 js 文件),其次是注册程序的 app.js,然后是自定义组件 js 文件,最后才是注册页面的 js 代码。而且小程序对于在 app.js 以及注册页面的 js 代码都会加载完成后立即使用 require 方法执行模块中的程序。其他的代码则需要在程序中使用 require 方法才会被执行。 下面详细介绍了 app.js,自定义组件,页面 js 代码的处理流程。 4、加载 app.js 与注册程序 在 app.js 加载完成后,小程序会使用 require(‘app.js’) 注册程序,即对 App 方法进行调用,App 方法是对 appServiceEngine.App 方法的引用。 下图是框架对于 App 方法调用时的处理流程: [图片] App 方法根据传入的对象实例化一个 app 实例,其生命周期函数 onLaunch 和 onShow 因为使用不同的方式获取 options的参数。在有些需要根据场景值来实现需求的,或许使用 onShow 中的场景值更合适。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发现,在微信顶部唤起小程序和在小程序列表唤起的 options 也是不一样的。在该案例中通过点击分享的小程序进入后,关闭小程序,再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小程序,通过顶部唤起的还是 options 的 path 属性还是分享出来的 path,但是通过列表中打开直接回到了首页,这里 App 中的 onShow 就会获取到不同的 options。 5、加载自定义组件代码以及注册自定义组件 自定义组件在 app.js 之后被加载,小程序会在这个过程中加载完所有的自定义组件(分包中自定义组件没有有测试过),并且是加载完成后自动注册,只有注册完成后才会加载下一个自定义组件的代码。 下图是框架对于 Component 方法处理流程: [图片] 图中介绍了框架如何对传入 Component 方法的对象的处理,其后面还有很多深入的对于组件实例化的步骤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具体可以在文章最后的附件中查看。 自定义组件在小程序中越来越完善,其拥有的能力也比 Page 更强大,而后面会提到在使用自定义组件的 Page 中,Page 实例也会使用和自定义组件一样的实例化方式,也就是说,他拥有和自定义组件一样的能力。 6、加载页面代码和注册页面 加载页面代码的处理流程和加载自定义组件一样,都是加载完成后先注册页面,然后才会加载下一个页面。 下图是注册一个页面时框架对于 Page 方法的处理流程: [图片] Page 方法会根据是否使用自定义组件做不同的处理。使用自定义组件的 page 对象会被处理为和自定义组件的结构,并在页面实例化时使用不同的处理流程进行实例化。当然对于开发而言没任何不同。 从图中可以发现 Page 传入的(生命周期)代码并不会在这里被执行,可以通过下面小节了解 Page 实例化的详细过程。 7、等待页面 Ready 和 Page 实例化 还记得上面介绍的启动流程中最后一步等待页面 Ready?严格来讲是等待浏览器 Ready,小程序虽然有部分原生的组件,不过本质上还是一个 web 程序。 在小程序中切换页面或打开页面时会触发 onAppRoute 事件,小程序框架通过 wx.onAppRoute 注册页面切换的处理程序,在所有程序就绪后,以 entryPagePath 作为入口使用 appLaunch 的方式进入页面。 下图是处理导航的程序流程: [图片] 从图中可以看出页面的实例化是在进入页面时进行,下图是具体的实例化过程: [图片] 下图是最终可得到 Page 实例: [图片] 可以发现其中多了 onRouteEnd API,实际该接口不会被调用。其中以 component 标记的表示只有在使用了自定义组件时才会有的方法和属性。在前面第 5 小节提到了对于使用自定义组件的页面会按照自定义组件方式解析,这些属性和方法与自定义组件表现一致。 8、关于 setData 小程序框架是一个以数据驱动的框架,当然不能少了对他如何实现数据绑定的探索,下图是 Page 实例的 setData 执行流程: [图片] 其中 component:setData 表示使用自定义组件的 Page 实例的 setData 方法。 三、写在最后 这是一次不完全的小程序框架探索,是在微信开发工具中 debug 的结果。虽然对于实际开发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但是对框架如何对开发的 js 代码进行处理有了一个很明确的认识,在使用一些 js 特性时可以有明确的感知。如果你还疑惑“小程序框架对传入的对象等到底做了什么”那一定是我表达能力太差,说声对不起。 通过这一次 debug ,也给我引入了新的问题,还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讨论: · 自定义组件太多启动时会耗时处理自定义组件 · 文件太多会耗时读文件 · 合理的设计分包很重要 当然最后对于框架中已有的能力,还是非常希望微信可以开放更多稳定的接口,并在文档中告知开发者,让开发变得简单一些。
2019-03-05 - 【优化】小程序优化-代码篇
本文主要是从代码方面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开发小程序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帮到一些同学。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刚到公司时,领导要你维护之前别人写的代码,你看着别人写的代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谁写的代码,这么残忍” [图片] 俗话说“不怕自己写代码,就怕改别人的代码”,一言不和就改到你吐血,所以为了别人好,也为了自己好,代码规范,从我做起。 项目目录结构 在开发之前,首先要明确你要做什么,不要一上来就是干,咱们先把项目结构搭好。一般来说,开发工具初始化的项目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如果你的项目比较复杂又有一定的结构的话就要考虑分好目录结构了,我的做法如下图: [图片] component文件夹是放自定义组件的 pages放页面 public放公共资源如样式表和公共图标 units放各种公共api文件和封装的一些js文件 config.js是配置文件 这么分已经足以满足我的需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灵活拆分。 配置文件 我的项目中有个config.js,这个文件是用来配置项目中要用到的一些接口和其它私有字段,我们知道在开发时通常会有测试环境和正式环境,而测试环境跟正式环境的域名可能会不一样,如果不做好配置的话直接写死接口那等到上线的时候一个个改会非常麻烦,所以做好配置是必需的,文件大致如下: [图片] 首先是定义域名,然后在config对象里定义接口名称,getAPI(key)是获取接口方法,最后通过module暴露出去就可以了.引用的时候只要在页面引入 import domain from ‘…/…/config’;,然后wx.request的时候url的获取方式是domain.getAPI(’’) 代码健壮性、容错性 例子 代码的健壮性、容错性也是我们应该要考虑的一点,移动端的项目不像pc端的网络那么稳定,很多时候网络一不稳定就决定我们的项目是否能正常运行,而一个好的项目就一定要有良好的容错性,就是说在网络异常或其它因素导致我们的项目不能运行时程序要有一个友好的反馈,下面是一个网络请求的例子: [图片] 相信多数人请求的方式是这样,包括我以前刚接触小程序的时候也是这样写,这样写不是说不好,而是不太严谨,如果能够正常获取数据那还好,但是一旦请求出现错误那程序可以到此就没法运行下去了,有些比较好的会加上faill失败回调,但也只是请求失败时的判断,在请求成功到获取数据的这段流程内其实是还有一些需要我们判断的,一般我的做法是这样: [图片] 在请求成功后小程序会进行如下判断: 判断是否返回200,是则进行一下步操作,否则抛出错误 判断数据结构是否完整,是则进行一下步操作,否则抛出错误 然后就可以在页面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了。 定制错误提示码 可以看到上面的截图的错误打印后面会带一个gde0或gde1的英文代码,这个代码是干嘛用的呢,其实是用来报障的,当我们的小程序上线后可能会遇到一些用户发来的报障,一般是通过截图发给我们,之前没有做错误提示码的时候可能只是根据一句错误提示来定位错误,但是很多时候误提示语都是一样的,我们根本不知道是哪里错了,这样一来就不能很快的定位的错误,所以加上这样一个提示码,到时用户一发截图来,我们只要根据这个错误码就能很快的定位错误并解决了,错误提示码建议命名如下: 不宜过长,3个字母左右 唯一性 意义明确 像上面gde表示获取草稿失败,后面加上数字表示是哪一步出错。 模块化 我们组内的大神说过, 模块化的意义在义分治,不在于复用。 之前我以为模块化只是为了可以复用,其实不然,无论模块多么小也是可以模块化,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样式也一样,并是不为了复用,而是管理起来方便。 很多同学经常将一些公共的样式事js放在app.wxss和app.js里以便调用,这样做其实有一个坏处,就是维护性比较差,如果是比较小的项目还好,项目一大问题就来了。而且项目是会迭代的,不可能总是一个人开发,可能后面会交接给其他人开发,所以会造成的问题就是: app.wxss和app.js里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因为别人不确定哪些是没用的也不敢删,只能往里加东西,造成文件臃肿,不利于维护。 app.wxss和app.js对于每个页面都有效,可读性方面比较差。 所以模块化的意义就出来了,将公共的部分进行模块化统一管理,也便于维护。 样式模块化 公共样式根据上面的目录结构我是放在public里的css里,每个文件命名好说明是哪个部分的模块化,比如下面这个就表示一个按钮的模块化 [图片] 前面说过模块化不在于大小,就算只是一个简单的样式也可以进行模块化,只要在用到的地方import一下就行了,就知道哪里有用到,哪里没有用到,清晰明了。 js模块化 js模块化这里分为两个部分的模块化,一部分是公共js的模块化,另一部分是页面js的模块化即业务与数据的拆分。 公共js模块化 比较常用的公共js有微信登录,弹窗,请求等,一般我是放在units文件夹里,这里经微信弹窗api为例: [图片] 如图是在小程序中经常会用到的弹窗提示,这里进行封装,定义变量,只要在页面中引入就能直接调用了,不用每次都写一大串。比如在请求的时候是这样用的 [图片] toast()就是封装的弹窗api,这样看起来是不是清爽多了! 业务与数据模块化 业务与数据模块化就是指业务和数据分开,互不影响,业务只负责业务,数据只负责数据,可以看到页面会比普通的页面多了一个api.js [图片] 这个文件主要就是用来获取数据的,而index.js主要用来处理数据,这样分工明确,相比以往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都在一个页面要好很多,而且我这里获取数据是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的,也方便处理一些异步操作。 组件化 组件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自从小程序支持自定义组件,可以说是大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我们可以将一些公共的部分进行组件化,这部分就不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去看文档。组件化对于我们的项目来说有很大的好处,而且组件化的可移植性强,从一个项目复用到另一个项目基本不需要做什么改动。 总结 这篇文章通过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来给大家介绍如何优化自己的代码,主要有以下几点 分好项目目录结构 做好接口配置文件 代码健壮性、容错性的处理 定制错误提示码方便定位错误 样式模块化和js模块化 组件化 最后放上项目目录结构的代码片段,大家可以研究一下,有问题一起探讨: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s/1uVHRDmT7j6l
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