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微信小程序优化神器:Donut-产品体验分析
写在前面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小程序We分析大家肯定都很熟悉,里边有很多指标,今天只讲其中的两个指标,用户留存率,用户使用时长。要想留住用户,首先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们的痛点和需求。只有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为他们提供贴合实际、解决问题的产品和服务。 除非跟用户有很好的互动和良好的反馈(比如开放社区),很多情况我们并不能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基本是根据以往经验来想象用户的需求。 之前做H5开发,为了统计了解用户的操作情况,都需要自己做一些数据埋点,例如百X统计。这种方式不仅繁琐,且不够直观。 Donut开发平台:产品体验分析 微信Donut开发平台有4大模块:多端框架、安全网关、多端身份登录、产品体验分析。之前对Donut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前两个模块上面(这里要甩个锅给官方,因为官方一直大力推广这两个模块,看看多端框架和安全网关有多少文章 -.-) 前阵子才发现产品体验分析这个模块,花费5分钟了解,接入功能后3分钟就能看到详细数据分析,感觉相见恨晚。目前这个模块还是公测期间,基本免费使用!不需要一行代码,就能快速发现产品优化的方向! 重点功能推荐 可视化日志 可视化日志可以精准还原用户在小程序内的全部操作过程,就像上帝视角一样。 可视化日志是单个用户完整的一次体验为一条记录,可以通过几十个维度种条件筛选日志。 举个例子:筛选活跃时长小于10S的用户,查看此类用户操作过程来分析用户是对首页功能的不了解还是页面太繁杂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功能,着重优化首页布局或增加新手引导等设计,优化用户体验时长以及提升留存率! [图片] [图片] 热力图 热力图功能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用户高频点击的页面元素和页面滚动的深度,也可以多维度筛选某些条件下的热力图情景,一目了然。 我们可以根据热力详情优化页面的功能、布局等 [图片] 自动生成体验分析报告 用户体验数据有了,自己懒得分析或者刚开始用不知道如何下手,可以看体验分析报告。 体验分析报告会从8个大的维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例如记录出未访问过的页面,页面最低访问时长 首屏加载速度处于同行业什么水平、什么场景加载速度最慢 用户在什么页面或者什么操作下容易流失 单个页面加载、浏览等数据详情、访问时长分布 重点数据分析: 浏览不足3s的访问、异常事件的出现次数,无效点击的次数 等等等等… [图片] 总结 通过近期对产品体验功能的体验,还是非常推荐这个功能,奇怪的是这么好用的功能平台竟然没有大力推广 不懂技术无所谓,项目所有角色成员基本都能看懂! 目前产品还是在公测中,功能页面可能有一些小BUG,主要功能模块是不影响使用的,目前基本处于免费状态,不需要代码就能体验热力图可视化日志功能,非常赞!希望这个产品继续丰富完善下去。 相关链接 产品体验分析 · 官方文档 功能控制台
2024-08-22 - 手机号验证登陆小程序 显示验证码发送失败 什么情况?
公司所有人都登录不上,官方客服还联系不上真的了,有没有大神分享下,工作人员回应下啊谢谢[图片]
2024-08-22 - 服务平台上架服务流程指引
服务平台目前可以上架的服务有以下几种,模版开发、定制化开发、插件、接口能力。 现在以模版开发为例,讲述一下如何在服务平台上添加模版开发服务。 [图片] 1创建企业主页 进入微信开放社区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community ,点击右上侧的登录,扫码后点击“创建新的企业主页”,详见《企业主页创建指引》 [图片] 2 登录企业主页 主流程:右侧登录——微信扫码——选择需要登录的企业主页——登录成功 创建企业主页后,企业主页的管理员/运营者可以企业的身份登录社区,代表企业在社区进行分享、回答、并上架服务。 若有多个企业主页,可选择其中一个登录 [图片] 微信扫码登录企业主页,登录成功,切换到服务平台,如下图 [图片] 3 上架服务 主流程:点击头像/上架服务——进入主页——选择开放服务——选择模版开发——添加 进入主页入口 入口一:点击右上侧头像,进入主页 入口二:在服务平台首页,点击“上架服务”,进入主页 [图片] 进入主页后,然后选择开放服务,找到添加模版开发的位置,点击添加 [图片] 4 完善信息 主流程:完善信息——提交 注意⚠️:是否发布:若选择是,则提交后会发布,服务可被其他商家搜索或发现。若选择否,提交后,不会发布,服务不可以被其他商家搜索或发现。 [图片] 5 上架服务完成后示意如下 [图片] 产品Q&A Q:目前只有模板开发、定制化小程序开发、小程序插件、接口能力四种类型的服务,其他类型服务(如代运营)可以接入服务平台吗? A:是的,其他类型的服务接入服务平台正在规划中,敬请期待。 Q:我已上传了服务,但是在服务平台无法被搜到? A:目前服务平台仅支持搜索已发布的服务。请确认添加服务的时候,是否选择了发布。
2019-11-19 - 对 “微信开放社区” 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图片] 上周参加了“上海微信开放社区”的沙龙活动,看到现场大家回答问题都很踊跃,回去自己也思考了下,先看下10月24日(1024如此重要的节日发布。。。emmm。。。)官方公布的内容: 《社区突出贡献者激励计划》。 首先有点必须值得肯定,官方正在努力做出改变,并且把平台建设的更好,基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思想,我这里也给到一些整理后的建议。 免责申明:由于可以拿到的关键数据有限,作为一个数据控,略感无奈,很多时候做决定或给建议只能通过个人主观认知来判断,但本人会尽力秉承理性和客观来给出一些看法。 1、奖励机制 1.1、“全周期”评价,积分系统 积分是一个累加的概念,它表明你对这个平台付出的总额。个人觉得这个是重要的奖励机制,为什么呢? 打个比方,现在的奖励机制是按照月度来的,展示的是单月的贡献,那么就会有个问题: A同学:5月份非常积极,为平台贡献了1000,获得月度突出贡献奖,但后面就再没有贡献了,一年贡献总额为1000 B同学:每个月都有贡献,每月100点,坚持了一年,那么总额就是1200 可以看到,其实是B同学对整个平台总体贡献大,但按照现在的机制只有A同学能获得奖励~ 这样或多或少都会打击B同学这类贡献者,他们或许因为工作满或者没有那么多连续的大量时间,平台就忽略他们的贡献~~~ 结论:建立全周期评价体系,加入积分机制、年度,季度贡献者的评选。 1.2、贡献者评价的一些基础数据 用户点赞 用户收藏 评论 浏览次数&分享 投币:类型于B站的投币机制,可以每个月给用户5个币,投完为止,限量才能突出用户选择的谨慎性和投币对象的价值。 投诉:这类反馈要更加谨慎和细致 关于是否需要赞对应的“踩” ? 回答问题类:一定需要,因为有这种情况,一个回答能解决当前问题,但可能引起“次生灾害”导致其他的问题,但由于先前点赞数过高,一直排名靠前,可能出现误导~ 文章类:不建议有“踩”,因为写文章的成本较高,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全流程解决方案,而非简单的对错判定,当然也不需要所有人满意~ 结论:这里 每个数据的权重 是最为关键的,官方到时候是否公布,也是要细致考虑,个人认为:投币 = 投诉 > 收藏 > 点赞 = 评论 > 浏览次数 1.3、最终奖励 建立周边商城,利用获得的积分或者虚拟货币兑换各类物品(开放社区都是实名制的,不用担心刷子薅羊毛) 1.3.1、虚拟奖励 特有头像、头环 专属徽章,如“九月社区突出贡献个人开发者” 加快小程序审核时间 发表的文章/回答的问题 能优先被“置顶、推荐、加精”等 云函数、云服务等器免费使用额度 兑换一些腾讯系的虚拟物品 个人小程序开发,给予更大的权限,比如个人小程序可以使用web-view 优先参与“内测”的机会,观看付费教学视频等~ 核心:可以在回答问题和发文章一眼看出此类“专业用户”,要有一定区分度 1.3.2、实物奖励 特色周边,比如企鹅毛绒玩具,手机壳等 徽章、勋章 里程碑奖品:类似B站,10W粉丝会给一个银色奖杯牌,100w会给一个金色的 可以优先参加一些分享会或者现场培训 google的做法,参与互动就有奖励,如图: [图片] 实物奖励核心:一定要突出实用性并且可反复展示,人一定是会有虚荣心的,但这不一定是负面的,而可能成为持续性的鼓励,比如每当你看到桌面上的“奖杯”。。。想起。。。~~~ 结论:专家级用户一定是少数,但他们反而是最重要的,他们提供了正确率和解决问题效率!奖励的核心是让真正的贡献者获得“荣耀感”,建立“忠诚度”,让他们能为建立强大的微信开放社区持续性投入。 2、社区交互和界面优化 2.1、页面交互优化 2.1.1、将“我的关注”修改成“我的” [图片] “我的”我的模块可以加入三个标签: 我的提问(默认第一个显示),根据观察,这个平台上用户更关心自己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围绕“我的问题”是第一需求。 我的关注:保持不变 我的状态/积分:包括评论,点赞等信息,现在是最上面,且单独打开窗口,不太友好,切换起来也不方便~ 建议去掉头部的“全部、文章、问答”这一栏,改成“推荐,我的,疑问/BUG”,将文章和问答加入到筛选Label中。 2.1.2、搜索和筛选排序优化 [图片] 添加其他几个筛选选项,比如点赞数最高的回答,收藏数最高的文章等等 2.1.3、个人提醒小优化 比如这种情况,有十几个未读信息,但是点击进去后,需要一个个点开,才能去掉红色的“未读状态”,逼死强迫症啊~ 建议:点进去,就直接把16个未读状态归零,但是可以在“详情页面”中看到标记~ [图片] 2.1.4 小程序核心 小程序发布文章肯定不方便,个人觉得更多的是简单回答问题和评论,所以小程序端的核心应该是“资讯的接收和BUG修复的提醒”,这里小程序的订阅功能会变得更加强大,比如,某某BUG官方已修复的订阅推送~~~ 2.2、奖励栏优化+ 荣誉墙页面 [图片] 个人贡献者只有10个能入选太少了!!! 建议增加至20/50个奖励名额,让更多的人可以上榜,一定不会是件坏事,这里可以设置前1-3名特殊的ICON,前4-10名一个标签,首页隐藏其他11-50名,但是有一个荣誉墙页面,里面可以查到以往所有的“优秀贡献者”~~~ 荣誉墙未来可以添加其他排行榜,作为小程序开发者的一种荣耀~ 2.3、BUG的整理、追踪和反馈 从目前看来用户最关心的是: BUG的处理方法和是否解决!!!!!! 同类问题的归类合并,避免反复提问,消耗回答者精力 BUG解决追踪和及时反馈,这里建议添加“关注或者订阅”功能,解决后能及时反馈给用户。(这里对应小程序的优化) [图片] 顶部建议添加 “疑问/BUG” 选项,为用户提供的处理方法(包括绕过BUG或者hack的方法)和分类。 侧面的“已知问题与需求反馈”,个人觉得很棒,没有问题~ [图片] 3、提问模板+降低沟通成本 3.1、增加提供代码片段的Tips 我之前提了一个问题,就遇到一个情况,官方回答需要我提供 代码片段,当时是一脸懵逼,好在看完教程,知道如何使用了,从此对这个功能喜欢的不得了。 [图片] 个人认为官方给到的代码片段对于用户反馈和解决问题非常有用,所以在官方模板中建议加上代码片段使用方法的tips 小问号ICON~ 3.2、引导/教会 提问者 很多时候“专家用户”想回答一些提问者的问题,但是发现没看明白问题的意思或者误解了问题的内容,这里我认为官方有必要引导提问者更好的描述问题。 一个好的提问者,会让回答者更加省心,所以官方如果能提供一个提问的demo,必然大大降低沟通成本,减少用户抱怨。 [图片] 4、“微信学院”的传道受业解惑 4.1、官方视频指导 首先,需要肯定一点,微信学院这个项目感觉很棒,可以帮助到很多小程序的参与者。 说下问题,现在的界面部分略感凌乱,不同岗位的人进来找于自己相关的教程比较吃力,建议添加分类功能Tab选项~ [图片] 现有的行业分类可以保持(根据你们官方自己的计划来) 功能性分类:产品,开发,运营来区分现在不同种类的视频,因为比如PM过来,他们完全对技术这块视频不敢兴趣,目前就会产生干扰+阅读成本。 建立专辑和连续性:官方的教学视频做的更加“线性”,比如一期二期这种,有规律且连续,类似于专辑/系列视频,这样用户学起来更加持续且扎实,官方教学的效果也更好 增加一些实战类视频(包括技术和运营),目前的视频更多讲的是概念,有点虚,实战较少,比如如何通过云函数生成一个二维码,其实很多人都在问这类问题,这个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减低开发成本且更好的社交裂变,对于平台方是双赢的~ 4.2、“文章和问答”的思考 个人觉得文章是传道受业,问答更多是解惑,哪个更重要呢? 短期肯定是问答,长期的话文章的价值更大,文章凸显的是持续性的知识输出,给开发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路径,比起做到哪里遇到问题再问来说,文章的引导意义更加彻底。 个人觉得官方未来可以考虑鼓励更多的用户去写一些“项目实战和技术贴”,做持续性的内容输出和知识科普~ 5、服务商/插件 5.1、插件接入标准模板 现阶段第三方开发的插件,接入方式和教程参差不齐,有的甚至需要二次开发,但是往往说明不清,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困惑。反正本人之前想用一个插件,搜了下各家文档写得各种风骚外加“脑补”,完全被整懵逼~ [图片] 建议官方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接入模板或者教程,最好带示例,而不是开发者自己想着填,这样可以帮助使用者更方便的接入和使用。 5.2、收不收费的问题 5.2.1、收费 提供“人工服务”的一定要收费,以保持服务的品质 持续性的支持,偏向于收费 需要占用其他资源的,比如地图,服务器,AI算力等 收费的初衷一定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希望官方提供一个标准,避免乱定价,或者一锤子买卖坑人的问题。 5.2.2、免费 一次性使用的组件类,不需要其他资源支持,纯粹的代码提供 开源项目 插件,这个有争议,但是插件可能很多情况下,没有“售后”,恐怕出现收费后,撒手不管的情况,容易造成纠纷~ 5.2.3、微信官方支持/支付费用 那些长期维护的项目,或者优秀的开源框架/插件,为了鼓励开发者坚持优化和改进,官方可以提供一笔基金支持日常维护迭代,类似 apache基金会、Nginx社区、React/VUE项目这种,由机构/大公司/基金会维持的项目~ 5.3、建立评价体系 简单的评分和赞踩系统 提供试用/DEMO,上来试用,可以避免买了后发现和自己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退货/钱功能 谁都不想上来就做小白鼠嘛,花了钱还踩坑~~~ 所以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也能督促和规范服务商/插件开发者。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拙见,写的比较仓促,如有内容错误和阅读疑惑欢迎各位同行留言评论,觉得不错也可点个赞,让更多人看见,感谢 ^_^ ~
2019-10-29